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启用,年保粮能力突破50万吨,助力粮食安全
近日,位于安徽省北部的皖北地区迎来了一项重大工程——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的启用标志着皖北地区粮食仓储物流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年保粮能力突破50万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皖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然而,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烘干、储存一直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安徽省 *** 高度重视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据悉,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2亿元。该基地采用国内先进的粮食烘干、储存技术,包括粮食烘干塔、储粮仓、输送设备等,可实现粮食的快速烘干和长期储存。基地的建成,将有效解决皖北地区粮食烘干、储存难题,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该基地年保粮能力突破50万吨,相当于每年可储存约5000户农民的粮食产量。这对于保障皖北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基地的启用降低了粮食霉变、损耗的风险,提高了粮食品质;另一方面,基地还提供了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等一站式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的启用,得到了当地 *** 、农民和企业的广泛赞誉。当地 *** 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农民们纷纷表示,基地的建成让他们对粮食生产充满信心,有利于提高自身收入。
此外,基地的启用还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粮食烘干、储存能力的提升,皖北地区将形成更加完善的粮食产业链,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促进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在当前国际粮食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的启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我国粮食自给率,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还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的启用,是皖北地区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未来的发展中,基地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皖北地区农业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为我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力量。
- • 合肥都市圈结对帮扶,百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助农,共筑乡村振兴梦
- • “网红葡萄”滞销变“猪食”,果农借高利贷投资反欠百万,农业转型路在何方?
- • “哭嫁歌”遭遇整改:传统婚俗与文化宣传的碰撞
- • 亳州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村村通双车道沥青路,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乡村美食地图新鲜出炉,药膳体验店突破500家,探寻千年古都的味蕾之旅
- • 亳州白芍GAP基地通过欧盟认证,中药材出口价格翻倍,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正式启用,首日成交额突破80亿元
- • 中欧班列“亳州号”首发,中药材专列直达汉堡港,开启“一带一路”新篇章
- • 宁德时代投资50亿建中药材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绿色经济新篇章开启
- • 亳州荣登“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名单,三国主题文旅线路盛大发布
- • 名人故居保护条例实施,87处历史建筑获专项修复资金,传承历史文脉
- • 立仓荷塘诗歌节风波:农民诗人作品涉嫌抄袭,AI检测相似度高达90%
- • 亳州智慧教育示范区再添新彩:AI作业批改系统全域覆盖
- • 亳州秸秆经济崛起,生物质燃料年产值突破20亿
- • 谯城万亩芍药花海盛放,农旅融合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扶贫助学贷款助力3万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
- • 亳州打造全国最大白芍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 • 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成立,助力培育10万“新农人”,共筑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巩店百年梨园花期攻略:摄影大赛引爆热潮,村民增收“花瓣保护费”
- • 乡村教师发明“蚯蚓粪种植箱”,带领学生种菜养活全校食堂
- • 五禽戏校园联赛激情上演:创意改编版“功夫熊猫五禽戏”全区中小学竞技
- • 职业哭丧团队垄断市场:假哭半小时收费5000元,家属必须跟着嚎
- • “药都科创走廊”规划发布,百家国家级实验室齐聚助力医药产业腾飞
- • “金融+政务”一站式服务上线,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至半天,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 • 庄子祠沉浸式体验:扮蝴蝶悟“物化”,争议性表演是否值得一看?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文化传承,珍本影印件助力历史探索
- • 程家集非遗美食行:探秘贡品烧牛肉作坊,真空包装实测之旅
- • 非遗传承新篇章:二夹弦走进校园,00后学员占比超六成
- • 胡桥古银杏树祈福乱象:红绸带绑满树干,专家警告“快被勒死了”
- • 蒙城低碳牧场认证通过,每头牛减碳1.2吨获国际认可,绿色养殖引领行业发展
- • 亳州大学成立建安文学研究中心,曹植七步诗创作场景数字复原展现文学魅力
- • 涡河航道疏浚发现元代沉船,瓷器碎片改写商贸史新篇章
- • 亳州少年科学院孵化首枚科普卫星,中学生参与航天项目,谱写我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 • 留守老人被骗购“量子床垫”,子女跨省追讨10万养老钱:关爱老人,警惕骗局
- • “脱贫户被摊派乡村振兴捐款,拒缴者取消医保资格引群体 *** :公平正义何在?”
- • 无人农场收割机意外轧毁农田,村民索赔反遭企业威胁:有本事告!
- • 亳州大学曹植研究中心成立,AI算法助力还原《洛神赋》创作过程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架,辐射全国市场
- • 丹城古镇焕发新生:徽派老宅变身民宿集群,首批试住体验报告
- • 老子文化园周边摊贩遭遇暴力取缔,残疾摊主痛哭:活路被断!
- • 全球首款“AI中医机器人”在亳量产,把脉准确率达92%,开启中医现代化新篇章
- • 谯城名师因补贴过低拒绝下乡支教:500元补贴难以负担油费,教育公平何去何从?
- • “十大皖药入菜”挑战赛圆满落幕,亳芍红烧肉年销量突破80万份,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华佗诞辰1890周年纪念:全球视野下的中医盛会
- • 亳州港千吨级航道通航,皖北外贸企业物流成本直降40%,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亳州连续8年获省级脱贫考核“好”等次,彰显脱贫攻坚成果
- • 明清老街北关历史街区修复完成,再现“小南京”繁华盛景
- • 亳州县域经济风云变幻:蒙城GDP逆袭领先,利辛增速垫底引发关注
- • 亳州氢能产业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打造皖北绿色能源枢纽
- • “引江济淮”亳州段通水:皖北千万人告别缺水历史,迈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残疾人扶贫补贴提标,月均发放800元,助力残疾人群体共奔小康
- • 中药饮片智能分拣中心启用:机器人替代千人岗位引发失业争议
- • 华祖庵千年银杏树遭游客刻字,文物保护部门紧急加装AI监控守护历史遗产
- • 亳州启动“商汤文化研究工程”:探寻华夏文明起源的瑰宝
- • 老子学院招生遇冷,高价国学班被指“割韭菜”:国学教育市场乱象初探
- • 皖北最大冷链物流园在蒙城落户,万吨牛肉直供长三角市场
- • 安徽唯一零差评的城市,为何能穿越三千八百年?
- • 量子算命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祈愿孙子高考顺利
- • 涡河航道升级,皖北货物通江达海成本大幅降低
- • 智慧警务系统上线,重点区域警情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守护平安新篇章
- • 博士服务团进驻乡镇,百名高校专家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首条云轨试运行首日突发故障,数百乘客高温下滞留2小时
- • 亳州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启用,道地药材品种超2000个,守护中医药瑰宝
- • 亳州招商引资再创辉煌,年度总额突破4000亿,连续五年领跑安徽增速
- • 丧事请脱衣舞团成标配,家属称“不跳就是丢庄子故里的人”: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碰撞
- • 华佗五禽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宝座,全民健身热潮席卷药都
- • 殡葬改革引冲突:村民深夜偷埋遗体遭无人机热成像监控
- • 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150家,中医药AI项目获亿元融资,助力创新创业新篇章
- • 中药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谯城药企暴利,三县药农收入十年未涨
- • 亳州产业大脑正式上线,实时监测千家企业经济运行,助力产业升级
- •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园盛大开园,首期入驻企业八成来自长三角外溢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