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携手长三角共建“飞地农田”,10万亩蔬菜直供沪苏浙,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安徽省亳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长三角地区共建“飞地农田”,打造10万亩蔬菜基地,为沪苏浙等地提供优质蔬菜直供,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然而,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亳州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亳州市政府积极寻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共建“飞地农田”。
“飞地农田”是指将一块土地划归给其他地区使用,由使用方投资建设,收益按约定比例分成。亳州市与长三角地区共建的“飞地农田”项目,旨在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占地10万亩,主要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农产品。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蔬菜100万吨,直供沪苏浙等地,满足当地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飞地农田”项目,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亳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亳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合作社等社会资本参与“飞地农田”建设。同时,加大对项目的财政投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亳州市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在“飞地农田”项目中,重点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亳州市政府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亳州市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条件,为“飞地农田”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加强品牌建设。亳州市政府积极打造“飞地农田”品牌,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等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在亳州市政府的努力下,“飞地农田”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吸引了众多企业、合作社等社会资本参与,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优质农产品直供沪苏浙等地,满足了当地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为长三角地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展望未来,亳州市将继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飞地农田”项目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力量。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亳州“飞地农田”必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新标杆,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大关,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涡河放生乱象:外来物种鳄龟入侵,河道生态失衡,渔民权益受损
- • 花戏楼砖雕艺术节:沉浸式体验梆子戏韵,感受徽派雕刻魅力
- • 亳州工匠学院开设华佗班,古法炮制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 皖北“小沙漠”王人沙地越野基地自驾攻略: *** 体验与安全须知
- •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上岗,共筑孩子成长新篇章
- • “从田间到云端”:百款小吃齐聚盒马鲜生,开启美食新篇章
- • 直播带货扶贫梦碎:百万白菜价甩卖,村民囤货泡沫破裂
- • “电子祭祖”APP卷款跑路,10万村民充值款打水漂:科技祭祀背后的风险警示
- • 亳州中药材产业研究院成立,助力破解连作障碍技术难题
- • 华祖庵千年银杏树遭游客刻字,文物保护部门紧急加装AI监控,守护历史遗产
- • 零碳校园光伏项目年减碳量突破万吨,绿色校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湿地摄影大赛曝丑闻:获奖者PS合成濒危鸟类,资格被撤销引发公众关注
- • 百万头养猪场环评未过,村民联名要求重新选址:环保与民生的冲突如何解决?
- • 老子文化节变传销舞台:千人交5万拜“道商导师”,兜售三无保健品
- • 蒙城肉牛托管养殖助力贫困户实现零成本年分红5000元
- • 亳州成立小吃产业联盟,引领全球药膳小吃标准化新篇章
- • 亳州学院新校区盛大启用,聚焦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
- • 殡葬改革引发悲剧:强拆家族祖坟,村民深夜抢遗骨与执法队爆发冲突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揭开低保乱象背后的真相
- • 漆园古镇拆迁补偿悬殊:干部亲属获赔是普通村民5倍,引发社会关注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 亳州楼市平稳运行:上半年新房均价6580元/㎡ 购房政策持续优化惠民生
- • 华佗故里假药作坊冒充“扶贫产品”,贫困户背锅遭刑拘:一场扶贫悲剧的反思
- • “湿地星空音乐会”因光污染遭投诉,环保组织举牌“还候鸟黑夜”
- • 谯城名师因补贴过低拒绝下乡支教:500元补贴难以负担油费,教育公平何去何从?
- • 亳州社会组织扶贫基金成立,累计募集善款超2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皖北民歌大赛黑哨风波:评委涉嫌收钱保送关系户,冠军方言观众听不懂引争议
- • 石弓镇教师宿舍成危房,支教老师睡课桌照片刷屏网络,引发社会关注
- • 婚俗新规引争议:新娘需跨头骨行“髑髅礼”,称“看破生死”
- • 谯城药市探秘:真假虫草难辨,游客买“藏红花”实为染色玉米须
- • 皖北民歌大赛疑云重重:黑哨风波引发争议,评委涉嫌收钱保送关系户,冠军方言让观众一头雾水
- • 安徽唯一零差评的城市,为何能穿越三千八百年?
- • “利辛柳编非遗工坊遭遇机器挑战,老匠人直播烧毁作品抗议传承困境”
- • 花戏楼小学非遗班学生流失严重,家长质疑:学二夹弦真的不如刷题有用?
- • 棺材小镇职校殡葬礼仪专业引关注:学生戴孝排练惊动村民,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 • 乡村民宿新体验:百年粮仓变身“星空屋”,躺着看麦田银河
- • 曹操故里文旅城盛大开放,AR技术重现官渡之战指挥场景
- • “零彩礼”现象催生天价改口费:一声“妈”价值万元,拖拉机现金堆满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5万户居民实现“一键回家”
- • “基金招商成果斐然:30家被投企业纷纷落户亳州,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接入全球200家医院
- • 《青囊书》手游全球首发,华佗IP助力玩家化身神医抗疫救世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亳州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蓝天白云成为新常态
- • 《华佗》首演门票3分钟售罄,濒危剧种淮北梆子焕发新生
- • 假发村童工现象回潮: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仅800元
- • 道家养生宴实测:野菜宴、药膳锅,688元套餐值不值?
- • 传统酱菜技艺传习所挂牌,三十八道古法工序非遗认证,传承千年的味道焕发新活力
- • 民办学校高薪挖角致公立教师荒,教育局发文“禁止流动”遭抵制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翻两番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割库落地,30家贸易企业区域总部齐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蒙城非遗‘扁担戏’濒危:最后传人直播招徒,打赏收入超演出费百倍”
- • 谯城名校跨县招生叫停,利辛家长呼吁“掐尖毁县中”
- • 亳州学院“芍药基因组计划”成果惊艳全球,荣登《自然·植物》期刊封面
- • 古井镇中心小学撤并引发冲突:家长持农具阻拦挖掘机进校,社会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 • 五届市委第九轮巡察全面启动,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专项整改
- • “棺材之一镇”转型遇阻,海外订单暴跌70%,千人失业危机四伏
- • “送教上门”:关爱重度残疾儿童,年度累计课时突破2万,点亮希望之光
- • “以商招商”奖励政策再加码,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更高奖1000万!
- • 涡阳教师编考试作弊链曝光:跨县传递答案竟用摩斯密码,教育公平何在?
- • 亳州乡村振兴学院揭牌,订单式培养助力千名“新农人”成长
- • 曹操中学开设“AI历史课”,虚拟曹操与学生辩论三国谋略
- • 德国拜耳集团投资10亿欧元建全球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两年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 • “鬼结婚”产业链:中介兜售女童八字配阴婚,家长收3万签字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致富新路径
- • 逍遥谷项目资金链断裂:60亿投资变放羊场,庄子文旅梦碎?
- • 亳州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提升,农村学子占比超六成,彰显教育公平新成果
- • 主城区暴雨内涝,地下车库50辆泡水车车主集体索赔市政
- • 道家养生宴变“腹泻宴”:市监局检测发现野菜含超标生物碱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正式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