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下芍药盛开,“农光互补”模式助力亩均收益突破万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发电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农业种植也在不断创新,其中“农光互补”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近日,某地光伏板下种植芍药,亩均收益突破万元,成为“农光互补”模式的成功典范。
芍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以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香气,深受人们喜爱。然而,传统的芍药种植方式存在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稳定等问题。而“农光互补”模式的出现,为芍药种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农光互补”模式下,光伏板与芍药种植实现了有机结合。光伏板在白天吸收阳光进行发电,夜间则将热量释放出来,为芍药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同时,光伏板下的土地也被充分利用,种植芍药等农作物,实现了土地的二次利用。
某地农民张先生就是“农光互补”模式的受益者之一。他种植了5亩芍药,并在光伏板下进行种植。张先生表示,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光伏板下的芍药生长得更加旺盛,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很大提升。在光伏板的庇护下,芍药病虫害发生率明显降低,农药使用量也减少了。
据了解,张先生种植的芍药亩均收益已突破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农光互补”模式带来的多重优势。首先,光伏发电为芍药生长提供了稳定的温度和光照,有利于提高芍药的品质和产量。其次,光伏板下的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提升,降低了土地成本。最后,光伏发电产生的电力收入,也为农民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
“农光互补”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农业种植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
首先, *** 应加大对“农光互补”模式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其中。例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农民和企业参与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其次,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光伏板和农业种植的匹配度。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进种植技术,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的有机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
最后,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开展电商销售等手段,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益。
总之,“农光互补”模式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农业种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 *** 、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开花结果,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 亳州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百家企业共享IP红利,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亳州农村饮用水安全堪忧:扶贫井砷含量超标8倍,利辛问题最严重
- • 华佗-庄子-老子文化走廊三日游:门票成花费大头,文化之旅如何平衡?
- • 亳州首届黄牛汤争霸赛盛大开幕,百店竞逐“金勺奖”荣耀巅峰
- • 中日韩药膳产业合作峰会永久会址落户亳州,共筑亚洲药膳产业新篇章
- • 扶贫羊耳标造假风波:同一批编号重复使用,实际数量不足上报1/10
- • 村医集体辞职潮席卷全国:医保垫付压垮卫生室资金链
- • “乡村物流‘统仓共配’模式全省推广,快递进村成本降低60%”
- • 华佗中医院拖欠供应商3亿,院长以“ *** 补贴未到位”为由引多方扯皮
- • 石弓镇扶贫车间困境:机器生锈,留守妇女返岗无望,重拾针线活
- • 亳州中药主题机场即将崛起,登机口命名独具匠心
- • 学区房价格腰斩,业主集体围堵售楼处要求退差价:市场波动下的业主维权之路
- • 电商培训变网贷陷阱:留守老人负债8万买“虚拟流量课程”
- • 亳州试点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50%,安居乐业新起点
- • 中日韩三国共祭商汤大典,亳州荣膺“东亚文明起源城市”
- • 氢能产业园落地经开区,皖北绿色能源枢纽雏形初现
- • 华佗故里惊现假药作坊,村民称“祖传秘方”:喝不死人就行?
- • “电商直播村”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农民主播年销农货突破10亿元
- • 药都乡村振兴学院揭牌,助力三年培养十万“新农人”
- • 华祖庵药膳宴荣登米其林指南,二十四节气菜单预约火爆,排队等席已排至明年
- • 经开区万元GDP能耗下降18%,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
- • 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百万亩农田,AI灌溉系统节水增效50%
- • 全球首条量子中药萃取生产线在德国投产,德国企业投资20亿欧元助力中医药国际化
- • 华佗故里倾力打造“世界药圃”,引种3000种珍稀药用植物
- • 华祖庵启动全球中医朝圣地建设,打造文化康养IP引领健康生活方式新潮流
- • 电商扶贫直播村助力农民增收,培育千名主播年销农货破10亿元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正式启用,首日成交额突破80亿元
- • 亳州四县医保报销比例差异显著,利辛患者跨县看病多花万元引关注
- • 亳州历史名人影响力指数发布,曹操、华佗、张良荣登前三甲
- • 驻村第一书记微党课助力脱贫攻坚,覆盖286个贫困村党员
- • 利辛推行“家庭签约教师”,特困生家中开课引安全争议
- • 彩礼贷暗涌扶贫村:小伙借贷50万娶妻,婚后全家奔波还债路
- • 扶贫羊被高价转卖,村民发现每只羊耳标重复使用三次,揭开贫困地区扶贫乱象
- • 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利辛,稻渔共生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 • 涡阳公交老年卡遭盗刷,监控曝光年轻人凌晨狂刷买早餐
- • 亳州新春庙会盛况空前,非遗展演日均吸引5万人次
- • 校长职级制试点启动,50名校长摘“行政帽”专注办学治校
- • 立仓荷塘诗歌节风波:农民诗人作品涉嫌抄袭,AI检测相似度高达90%
- • 引江济淮工程亳州段通水,皖北千万人告别缺水历史
- • 亳州中考体育评分标准差异引争议:利辛学生引体向上满分不敌谯城跳绳
- • 蒙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盛大启用,3000名儿童享受“ *** 家长”贴心服务
- • “六一战略”助力皖北经济腾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创新高
-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周启动,市委党校开设专题培训,共筑安全防线
- • 全球曹氏宗亲大会在亳州召开,30国后裔共修《谯郡曹氏总谱》
- • 农村低保标准连涨五年,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助力脱贫攻坚战
- • 非遗夜市点亮“皖北不夜城”,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超35%,夜经济活力无限
- • 亳州发布农业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
- • 谯城区辣椒产业升级,助力全国辣椒市场“亳州产”占比三成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八旬老太抱《南华经》睡废墟抗议: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冲突下的坚守
- • 古井镇耕地“非粮化”强制整改,药农毁白芍哭诉:“种粮赔钱谁兜底?”
- • 亳州智慧教育示范区再添新彩:AI作业批改系统全域覆盖
- • 暴雨肆虐四县扶贫项目,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卧轨 ***
- • 剪纸艺人起诉镇 *** Logo侵权,法院判赔8万元创非遗 *** 先例
- • 亳州粮食烘干中心全面覆盖乡镇,阴雨天保粮能力显著提升80%
- • 联合申遗失败反思:中药炮制与老子思想打包申报的“一锅乱炖”
- • 曹操运兵道数字化复原,全球首个“三国军事VR体验馆”盛大开馆,带你穿越千年战火
- • “脱贫户被摊派乡村振兴捐款,拒缴者取消医保资格引群体 *** :公平正义何在?”
- • 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年收益破百万,创新农业发展新路径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土壤医院”开诊,定制化修复方案助力万亩盐碱地变良田
- • 许褚文化研究会与北欧维京武士协会签约,共研冷兵器战术,文化交流再掀热潮
- • “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启动,社会资本与村集体携手共建美好乡村
- • 农村公交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交通安全与教育资源亟待关注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彰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 亳州辣椒产业联盟成立,谯城辣椒酱出口全球30国,助力乡村振兴
- • 林下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果显著,林药间作面积突破30万亩
- • 皖北明珠独领 *** ,连续三年获省 *** 投资“赛马”激励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 古井贡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投产,引领行业迈向新高度,生产效率提升10倍创行业标杆
- • 百年酱菜坊启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扫码即可了解38道古法腌渍全流程
- • 亳州大鼓书方言保护计划启动,百年非遗曲目抢救在行动
- • 涡阳干扣面文化节盛大启幕,千米长桌宴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 • 许褚家族墓群出土兵器文物,揭示三国猛将“虎痴”许褚的真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