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培训变网贷陷阱:留守老人负债8万买“虚拟流量课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行业迅速崛起,各类电商培训也应运而生。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电商培训的名义,设下网贷陷阱,让不少留守老人陷入债务危机。近日,一位留守老人因购买所谓的“虚拟流量课程”,背负了8万元的债务,让人唏嘘不已。
这位留守老人名叫张大爷,今年60岁,独自生活在农村。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张大爷想学习电商知识,于是报名参加了一个名为“电商培训”的课程。然而,这个课程并非真正的电商培训,而是一个网贷陷阱。
在课程开始后,张大爷发现所谓的“虚拟流量课程”实际上是一系列需要付费的教程。由于对电商行业的渴望,张大爷毫不犹豫地投入了8万元。然而,当张大爷按照教程操作后,却发现这些虚拟流量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收益。
此时,张大爷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了当。然而,已经为时已晚。由于无力偿还债务,张大爷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四处借款,甚至卖掉了家中仅有的几件值钱物品。
事实上,像张大爷这样的留守老人并不在少数。他们渴望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却在不法分子的诱导下,陷入网贷陷阱,背负巨额债务。
那么,如何避免留守老人陷入类似的网贷陷阱呢?
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商培训行业的监管,打击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培训的名义进行诈骗的行为。同时,对于正规的电商培训机构,也要加强对其师资力量、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审核,确保培训质量。
其次,电商平台和培训机构应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关爱,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电商培训课程。在课程推广过程中,要避免夸大其词,误导老人。
此外,留守老人自身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所谓的“快速致富”的诱惑。在报名参加电商培训课程时,要详细了解课程内容、费用、师资等情况,避免上当受骗。
总之,电商培训变网贷陷阱事件的发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不法分子的陷阱。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努力,为留守老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盛大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饮食新潮流
- • 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
- • “绿色厨房”计划正式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安新篇章
- • 濒危剧种淮北梆子复排经典《华佗》,首演门票3分钟售罄引发热议
- • AI智能炒菜机复刻亳州名厨手艺,20秒出餐引资本追捧,科技赋能传统美食
- • “道家养生宴”天价宰客:一盘野菜688元,游客吐槽“吃的是空气”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亳州少年科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百名“小院士”开启科技探索之旅
- • “共享药房”上线引发争议:百万押金门槛引质疑,脱离民生需求?
- • 中药材跨境直播基地单日订单破千万,RCEP市场占有率提升30%——中医药行业迈向国际舞台的里程碑
- • 亳州十景乡村版评选落幕,全域旅游收入再创新高
- • “危房改造清零工程助力3.2万户贫困家庭迈向美好生活”
- • 扶贫贷款变陷阱:农民高价购种绝收,银行上门收房引众怒
- • 蒙城蚯蚓养殖:创新农业废弃物处理模式,年消化秸秆30万吨
- • 石弓山崖现神秘岩画,专家推测或为早期道家符箓
- • “扶贫校车停运引发悲剧:家长骑三轮车送孩子上学翻车致1死3伤”
- • 芡河生态游:泛舟荷花荡,聆听老船夫讲述“庄子钓鱼”传说
- • 婚庆公司捆绑“孝心套餐”:万元婚纱照成“辱没祖宗”的代价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盛大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单日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
- • 非遗二夹弦走进百村,戏曲小院变身网红打卡点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正式启用,首日成交额突破80亿元
- • 西淝河教学点:唯一教师退休,最后3名学生坐拖拉机转学的感人故事
- • 全国首个“建安七子”诗词吟诵大赛在亳启动,传承经典文化新篇章
- • 利辛阳光玫瑰葡萄滞销,果农含泪倾倒20万斤:丰收背后的无奈与期待
- • 改厕扶贫补贴被冒领,新厕所无水管成摆设:扶贫政策落实还需加强监管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达1万台,助力全国市场农业现代化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
- • 涡阳蒙城争夺“庄子故里研学基地”:文化归属战波及教科书
- • 彩礼贷暗涌扶贫村:小伙借贷50万娶妻,婚后全家奔波还债路
- • 全国首例“无人农场”遭遇村民破坏,机器人夜间被砸成废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与反思
- • 高铁新城规划遭质疑:万亩良田变“鬼城”楼盘,可持续发展之路何在?
- • 村村通公路裂缝塞拳头,承包商被曝用秸秆填充路基,引发社会关注
- • 古井贡酒跨界药膳,联名推出“醉仙鸡”,黄酒煨制技法引发老饕疯抢
- • 华佗-庄子-老子文化走廊三日游花费清单曝光:门票支出占比高达七成
- • 三国文化嘉年华盛大开幕,夏侯惇眼罩、曹植酒樽等文创单品热销
- • 利辛推行“家庭签约教师”,特困生家中开课引安全争议
- • 涡河放生乱象:外来物种鳄龟挤占河道,渔民捕捞反遭信徒殴打
- • 谯城区辣椒产业升级,助力全国辣椒市场“亳州产”占比三成
- • 联合国工发组织授予亳州“全球绿色中药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推动中药产业绿色发展
- • “棺材之一镇”转型遇阻,海外订单暴跌70%,千人失业危机四伏
- • 村民自制“校车”被扣,留守儿童徒步10公里上学中暑昏迷:安全与教育的双重困境
- • 亳州天空农场实验成功:30层高楼无土栽培500种药材,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德国拜耳集团投资10亿欧元建全球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 古井镇村民挖出宋代酒器,揭秘古井贡酒千年酿造遗址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架,辐射全国市场
- • 网红卜卦风潮席卷农村:老人为孙子前程倾囊打赏,算命主播竟成“致富神话”
- • 蒙城庄子大道改造挖断供水管,千户居民生活受影响,紧急应对措施启动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牌,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光伏大棚助力亳州芍药种植,新能源农业每亩增收3万元
- • 亳州高校图书馆迈入数字资源共享新时代,文献获取实现零门槛
- • 全国首家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落户亳州,白芍合约首日成交破亿,开启中药材市场新篇章
- • 北关老街焕新篇章:30家百年药铺携手区块链技术,共筑老字号复兴梦
- • 村医集体辞职潮席卷而来:医保垫付压垮卫生室资金链
- • 蒙城法院拍卖“僵尸企业”,牛群时代畜牧场流拍三次:困境与转型的双重挑战
- • 家长举报学校食堂使用转基因油,校长反问:不吃这个吃啥?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均引发争议:谯城独占六成经费,三县抗议“我们是后娘养的”
- • “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1死3伤,社会关注教育安全与家庭困境”
- • 传统酱菜技艺传习所挂牌,三十八道古法工序非遗认证,传承千年的味道焕发新活力
- • 亳州老城区“微更新”启动,50条背街小巷华丽变身文化长廊
- • 亳州“数字药农”APP正式上线,百万药农一键对接全球市场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遇冷,国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国学教育面临挑战
- • 天静宫抽签骗局:道士恐吓老人转账“消灾”,单日敛财超15万
- • 蒙城县创新蚯蚓养殖模式,年消纳秸秆20万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 村医集体辞职潮:医保垫付压垮卫生室资金链,农村医疗体系面临挑战
- • 亳州加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共享“跨区通办”红利,助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 殡葬改革遭遇村民抵制:抬棺材堵镇政府,高呼“老子说生死自然”
- • 特教资源中心县区全覆盖,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迈向99.8%:照亮特殊教育的希望之光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风波:方言歌词疑为AI生成,评委听不懂引发争议
- • 农民自制“抗洪校车”被叫停:安全还是失学?教育局的抉择引发热议
- • 农村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千万级村播”,线上年销农品破50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秸秆禁烧罚款指标层层加码,村民深夜烧荒与无人机巡逻队“打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