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年收益破百万,绿色农业新典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众多创新农业模式中,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以其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近日,某地一家农业企业采用该模式,年收益突破百万,成为绿色农业的新典范。
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顾名思义,是将光伏发电与中药材种植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光伏板不仅能够发电,还能为中药材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中药材的生长又能为光伏板提供遮阴,降低光伏板温度,提高发电效率。
据了解,该企业所采用的中药材种植品种包括黄芪、丹参、枸杞等,这些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较高。在光伏板下种植中药材,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实现农业与能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绿色、低碳、高效的农业发展。
具体来说,该企业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年收益破百万:
1. 科学规划种植布局:企业根据土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光伏板与中药材的种植区域,确保光伏板发电与中药材生长互不干扰。
2. 选用优质中药材品种:企业引进优质中药材品种,提高中药材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3. 采用先进种植技术:企业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如滴灌、病虫害防治等,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
4. 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开发中药材深加工产品:企业将中药材加工成茶饮、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该企业实现了以下成果:
1. 年收益突破百万:光伏发电与中药材种植相结合,实现了农业与能源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经济效益。
2. 绿色环保:光伏发电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实现了绿色环保。
3. 土地利用率提高:光伏板下种植中药材,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4.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该模式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总之,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绿色农业模式。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该模式有望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亳州公益林碳汇交易试点:贫困户分红增收新路径
- • “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贫困村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 • 亳州农村低保标准连续五年上涨,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助力脱贫攻坚
- • 亳州非遗国际传播中心盛大落成,百国留学生共赏五禽戏魅力
- • 扶贫牛被连夜盗宰,GPS定位追踪竟指向县委书记家宴酒店
- • 谯城辣椒全产业链实训基地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龙虾产业班”火爆职校,学生称“学剥虾比微积分实用”
- • 石弓山崖现神秘岩画,专家推测或为早期道家符箓
- • “无人农场”轧毁农田引械斗,企业称村民“敲诈赔偿金”:一场关于利益与和谐的冲突
- • 花戏楼小学非遗班学生流失严重,家长质疑:学二夹弦真的不如刷题有用?
- • 百年酱菜坊直播晒缸,38道古法工序引百万网友围观
- • 涡阳智慧麦田亩产破900公斤,刷新安徽省小麦单产纪录
- • “快递进村”工程圆满收官,354个行政村实现当日达,助力乡村振兴
- • 长三角(亳州)新能源产业基地启动,百亿级光伏项目成功落地,助力绿色转型
- • 跟着苏轼足迹,探寻宋代汴河码头美食地图
- • 亳州招商直播常态化,云端签约项目年成交额突破200亿,开启智慧招商新篇章
- • 涡阳庄子逍遥游线路助力国学研学游,营收突破亿元大关
- • 亳州创新营销,曹操Q版手办盲盒首发秒罄,历史名人文化传承新风尚
- • 千亩林下经济示范区落地,黄精套种亩收益超3万元,绿色致富新路径开启
- • 利辛红薯粉条出口量全国之一,成为欧美火锅新宠
- • 亳州秸秆经济崛起,生物质燃料年产值突破20亿
- • 飞地经济新篇章:亳州与苏州携手共建跨省合作园区
- • “土壤医院”开诊,定制化修复方案助力万亩盐碱地变良田
- • “中医进校园”引发争议:家长质疑小学生背《汤头歌诀》加重负担
- • 《老子说》摇滚版改编风靡涡阳,广场舞大妈集体翻跳成新潮流
- • 涡阳教师编考试作弊链曝光:跨县传递答案竟用摩斯密码,教育公平何在?
- • 北关历史街区商户集体罢市:文旅集团强收30%流水分成引发争议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达1万台,助力全国市场农业现代化
- • “哭嫁歌”整改风波:传统婚俗遭遇文化局新指令
- • 亳州古城墙保护条例实施,明代砖铭文数字化建档助力文化遗产传承
- • 亳州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每日补助标准提至6元,助力学子健康成长
- • 亳州乡村美食地图新鲜出炉,药膳体验店突破500家,带你领略千年药都的独特风味
- • 西淝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添亮点
-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产业学院揭牌,定向培养千名药工,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明清古宅遭遇拆字风波:文化保护争议下的庄子文旅小镇建设
- • 谯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成,AI课堂助力全区10万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 “银发助贫”行动:10万老年学员投身志愿服务,传递温暖力量
- • 涡河航道疏浚现元代沉船,瓷器碎片揭示商贸史新篇章
- • 亳州试点“以药抵房”:中药企业可抵押药材申请贷款,创新金融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巩店百年梨园花期攻略:摄影大赛引爆热潮,村民增收“花瓣保护费”
- • 亳州学院新校区盛大启用,聚焦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
- • 中科院亳州生物医药研究院揭牌,10项全球专利就地转化,推动地方创新与发展
- • 跨县黑车产业链曝光:景区间拼车乱象丛生,投诉电话形同虚设
- • 全国首推“招商服务官”制度,百名处级干部一对一护航重点项目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覆盖全球200家医院
- • 华佗诞辰日全球首发“四季药膳套餐”,AI算法定制千人千方,传承中医智慧新篇章
- • 村主任儿子涉嫌参与扶贫牛偷宰卖肉案,监控揭露惊人内幕
- • 特教学校助听器电池三年未换,聋哑生用手语控诉:我们听不见未来
- • 光伏扶贫电站遭冰雹砸毁,村民反背20万维修贷款: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背后的无奈与希望
- • 蒙城农科院成功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节水40%实现稳产高产
- • 谯城区药商直播售卖“AI开光”中药香囊,市场监管局展开立案调查
- • 四县联合招商骗局揭秘:虚构百亿项目圈地,房地产腾挪游戏暴露无遗
- • 全球最大中药饮片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突破50万吨,助力中医药产业腾飞
- • 亳州白芍交易市场崛起,年交易额突破百亿,成为全国更大中药材集散地
- • 区域协同发展遭遇困境:谯城拒绝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引争议
- • 华祖庵开启全球中医朝圣地建设,助力文化康养IP打造
- • 四县经济总量首破3000亿:GDP统一核算改革成效显著,挤水分、强协同助力区域发展
- • 涡河渔民号子抢救行动:90后音乐人创作电子民谣《船·道》唤起传统记忆
- • 亳州“百企帮百村”行动圆满收官,200个贫困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万元
- • 曹植《洛神赋》创作地争议终尘埃落定,亳州学者新证锁定谯郡故居
- • “蒙城利辛共建留守儿童关爱平台”涉嫌数据造假骗取补贴事件调查
- • 贫困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实现全面突破,200座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历史名人全录》全球首部出版,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道家养生宴变“腹泻宴”:市监局检测发现野菜含超标生物碱
- • 古井贡酒携手药膳创新,醉仙鸡黄酒煨制引发美食狂欢
- • 安全饮水工程助力5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迈向美好生活
- • 区域协同发展沦为空谈:谯城拒向三县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引争议
- • 冬至阿胶糕订单激增10倍,亳州古法熬胶技艺再现辉煌
- • 药都夜市一平米租金高达10万元,3平米摊位年租金30万元引发热议
- • 亳州第七届“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竞赛圆满落幕,基层理论传播创新再上新台阶
- • 彩礼贷暗涌扶贫村:小伙借贷50万娶妻,婚后全家奔波还债路
- • 亳州七中教育集团成立,助力城乡12所薄弱校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