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近日,位于安徽省亳州市的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获国家工业遗产称号,这不仅是对古井酒文化深厚底蕴的肯定,也标志着我国酒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作为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的重要文化旅游景点,古井酒文化博览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位于亳州市古井镇,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白酒产区,也是古井贡酒的发源地。古井贡酒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名酒之一,其酿造技艺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此次荣获国家工业遗产称号,是对古井贡酒酿造技艺和历史文化的极大认可。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集历史文化、生产工艺、旅游观光于一体。园内设有古井贡酒博物馆、古井贡酒酿造技艺展示区、古井贡酒历史文化长廊等,全面展示了古井贡酒的历史渊源、酿造工艺、酒文化等。
走进古井酒文化博览园,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酿酒时代。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古井贡酒的酿造过程,从选粮、制曲、发酵、蒸馏到陈酿,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古井人的智慧和汗水。此外,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各种口味的古井贡酒,感受其独特的酒香和醇厚口感。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不仅是一个展示古井贡酒文化的平台,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酒文化的窗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古井酒文化博览园积极响应,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在园内,游客可以参加各种特色活动,如酿酒体验、品酒比赛、酒文化讲座等,深入了解中国酒文化。
荣获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后,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将继续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努力将酒文化发扬光大。一方面,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游 *** 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还将加强与国内外酒文化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人次,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其在文化旅游领域的独特魅力。未来,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酒文化为核心,打造集旅游、文化、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为传承和弘扬中华酒文化贡献力量。
总之,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获国家工业遗产称号,是对其深厚酒文化底蕴的肯定,也是对中华酒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推动。在今后的日子里,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将继续努力,为游客呈现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酒文化。
- • 四县职高联合开发“亳药课程”,学生 *** 实习变药材搬运工:教育改革遭遇尴尬
- • 亳州学院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开启历史性新篇章
- • “巾帼扶贫车间”授牌百家,助力脱贫攻坚,点亮3万贫困妇女就业之路
- • 曹植《洛神赋》创作地争议终尘埃落定,亳州学者新证锁定谯郡故居
- • 《亳州麻糊:凌晨四点的老巷传奇,登上《早餐中国》引全民热议!》
- • “空中交警”助力市政公园,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谯城区荣膺国家粮食产业强镇,年加工面粉突破100万吨再创辉煌
- • 老旧校舍改造迫在眉睫,教学楼外墙脱落事件敲响安全警钟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引发热议,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发酵:25人户籍造假,副县长侄子涉案引关注
- • 华佗中医药大学获批筹建,2026年首批招生千人,传承中医文化再添新篇章
- • 蒙城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曝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教育公平何在?
- • “一网通办”助力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实现随迁就读保障率100%
- • “绿色厨房”计划正式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安新篇章
- • 涡阳教师编制考试泄题事件:考生举报跨县作弊产业链,教育公平何在?
- • 药都夜市一平米租金高达10万元,3平米摊位年租金30万元引发热议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大关,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亳州县域教师轮岗制度遇阻:谯城名师拒绝下乡支教引发关注
- • 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亳州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传承与创新共绘农业发展新蓝图
- • 庄子中学教师改编《逍遥游》成rap,教育局批“亵渎经典”: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与反思
- • 区块链技术助力中药材溯源,扫码即可查看种植全过程
- • 亳州美食节闪耀纽约时代广场,药膳文化惊艳国际舞台
- • 华祖庵千年银杏树遭游客刻字,文物保护部门紧急加装AI监控守护历史遗产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八旬老太抱《南华经》睡废墟抗议: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冲突下的坚守
- • 华祖庵创新推出“五禽戏食疗套餐”,中医专家现场定制体质菜单,养生新风尚来袭!
- • 曹霸书画艺术馆盛大开馆,唐代画马圣手真迹首次亮相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覆盖全球200家医院
- • “扶贫车间”变身“僵尸厂房”:机器未开先倒闭,留守妇女集体上访讨薪
- • 万亩荷塘项目烂尾,莲农含泪挖藕填埋:“一斤赔三毛”
- •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亳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之道
- • 职教中心克扣学生实习工资,校长辩称“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正式启用,首日成交额突破80亿元
- • 亳州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助力全球200家医院提升医疗服务
- • 亳州危房改造清零,3.2万户贫困家庭住进安全房,幸福生活新篇章
- • 四县合建中药材期货交易所:布局全球市场,争夺定价话语权
- • “世界辣椒峰会”在亳召开,谯城辣椒酱荣获全球辣度冠军,彰显中国辣椒产业实力
- • 石弓镇教师宿舍成危房,支教老师睡课桌照片引发众筹,爱心涌动助力教育发展
- • 涡河沿岸留守儿童溺亡事故频发,防溺水课竟被挪用补数学——教育资源的错位与反思
- • 亳州经开区荣膺国家首批“数字领航”园区,5G工厂突破百家,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
- • 亳州成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守护5万份道地药材基因,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
- • 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超1.2万元
- • 老子文化园元宇宙道观上线,虚拟住持每日直播解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殡葬改革强推火化引发争议:贫困户借高利贷买墓地致全家返贫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主城区暴雨内涝,地下车库50辆泡水车车主集体索赔市政部门
- • 华佗中医院拖欠供应商3亿,院长称“政府补贴未到位”引多方扯皮
- • 扶贫牛被村主任盗卖,销赃记录直指县接待办食堂:揭开贫困地区腐败黑幕
- •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构建温馨养老新时代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千年国医文化
- • 尉迟寺史前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第一村”重现人间
- • “黑玉米订单农业”助力10万农户增收,亩均增收2500元
- • 白芍扶贫基地变故:药田被铲,药农无奈改种玉米,订单作废,贷款咋还?
- • 亳州非遗国际传播中心落成,百国留学生体验五禽戏,传承中华文化魅力
- • 亳州少年科学院揭牌,百名“小院士”踏上科技探索之旅
- • 亳州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盛大开建,30家药企集体签约入驻,共筑医药产业新高峰
- • 花戏楼百年大修竣工,三维扫描技术助力清代砖雕神韵再现
- • 尉迟寺遗址旁违建农家乐遭强拆,村民泼粪抗议引发社会关注
- • 贫困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实现全面突破,200座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数字农业云平台上线:四县农田数据实时共享,防灾效率倍增,助力乡村振兴
- • “扶贫校车停运引发悲剧:家长骑三轮车送孩子上学翻车致1死3伤”
- • “曹操脸谱”盲盒热销,京剧与动漫跨界融合首日售罄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彰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 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在亳召开,亩增收500元创新标杆
- • 四县财政转移支付争夺战:利辛“哭穷”却斥资2亿建形象工程,引发社会热议
- • 亳州与意大利罗马缔结“名人故里”友城,凯撒与曹操跨时空对话展启幕
- • 亳州美食节闪耀纽约时代广场,药膳文化燃爆国际视野
- • 驻村第一书记微党课助力脱贫攻坚,覆盖286个贫困村党员
- • 春蕾计划十年辉煌:3万女童重返校园,点亮希望之光
- • 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在亳召开,亩增收500元成新标杆
- • 西淝河死鱼事件后续:渔民损失百万,环保局称“自然缺氧”引争议
- • 预制菜产业园聚焦长三角市场,年产能目标突破百亿元
- • 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单日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