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淝河小学:校长兼厨师坚守28年,仅剩3名学生,退休之际深情告别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这样一所小学,它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西淝河畔,名叫西淝河小学。这所学校虽小,却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希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所学校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仅剩3名学生,校长兼厨师坚守28年,退休之际深情告别。
西淝河小学始建于1995年,是一所农村小学。当时,这里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村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却很高。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村民们齐心协力,共同建起了这所学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孩子们也随之离开家乡,西淝河小学的生源逐渐减少。
如今,这所小学仅剩3名学生,他们分别是二年级的明明、三年级的丽丽和四年级的强强。尽管学生人数不多,但校长兼厨师王老师却始终坚守在这里,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王老师今年55岁,自1995年担任西淝河小学校长以来,一直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他既是校长,又是厨师,每天为孩子们准备可口的饭菜。王老师深知,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更离不开健康的饮食。因此,他总是尽自己更大的努力,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健康。
在王老师的带领下,西淝河小学的孩子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学习氛围浓厚。王老师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他的努力下,明明、丽丽和强强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然而,岁月如梭,王老师即将退休。面对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王老师既感到欣慰,又有些不舍。他说:“这28年来,我见证了西淝河小学的兴衰,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虽然现在学校只剩下3名学生,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因为我坚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在退休之际,王老师深情地告别了这片他付出青春和汗水的土地。他说:“我要感谢村民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孩子们对我的依赖和信任。虽然我即将离开,但我希望我的付出能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垫脚石。”
西淝河小学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执着和坚守。在这个信息时代,农村小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正如王老师所说:“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爱,就一定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为像王老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点赞,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坚守精神喝彩。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西淝河小学能迎来新的生机,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 • “湿地摄影大赛”曝丑闻:获奖者涉嫌PS合成濒危鸟类,荣誉被剥夺引发热议
- • 涡阳“智慧麦田”再创辉煌,小麦单产突破820公斤领跑皖北
- • 棺材产业遭遇寒冬,老匠人无奈改行送外卖:“手艺换不来馒头”
- • “工匠班”培养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100%,平均月薪突破6500元!
- •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落地亳州,打造全球药材标准制定中心
- • 亳州药膳大赛盛大启幕,百道“食养方”传承《本草纲目》智慧
- • 亳州非遗“二夹弦”绝技传人收徒,00后戏迷跨省拜师传承传统文化
- • 苔干合作社分红现场:农户更高领20万,订单农业初显成效
- • 华佗诞辰1890周年纪念:全球视野下的中医盛会
- • 利辛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指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引发社会关注
- • 天静宫周边“道士”强卖护身符,不买就咒“血光之灾”?揭秘避坑指南!
- • 古井贡酒营收突破300亿,强势跻身中国白酒行业前五强
- • 药企排污致万亩芍药枯死,农民拉横幅堵厂门 *** :环保与生计的冲突
- • “乡贤调解室”村村覆盖,化解矛盾超万起,助力乡村振兴和谐发展
- • 明清会馆群活化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体验综合体: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婚俗新规:新娘汉服行“髑髅之礼”,跨头骨称“看破生死”
- • “绿色厨房”计划正式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安新篇章
- • 亳州四县联考泄题事件持续发酵:谯城家长花10万买答案被立案调查
- • 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园盛大开工,亳州携手修正药业等12家龙头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涡阳闸北镇创新实践“光伏羊”养殖新模式,绿色能源助力畜牧业发展
- • 亳州小麦单产再创新高,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
- • 华佗-庄子-老子文化走廊三日游:门票支出高达七成,揭秘花费清单背后的文化魅力
- • “亳州药农云”APP上线,AI助力农业病虫害诊断,准确率高达95%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致富新路径
- • 华佗诞辰日千桌药膳宴开席,24节气养生菜谱全球首发
- • 村级供销社全覆盖,统购统销助力农业降本增收25%
- • 亳州农村数字化治理平台上线,村级事务“一屏通管”助力乡村振兴
- • 曹操中学创新教学,AI历史课与虚拟曹操共论三国谋略
- • 皖北美食专线:探寻谯城牛肉馍与利辛地锅鸡的味蕾之旅
- • 谯城区十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启用,AI课堂助力5万名学生开启智能学习新篇章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文化传承,珍本影印件助力历史探索
- • 亳州携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共筑外向型经济新篇章
- • 亳州县域经济风云再起:蒙城逆袭夺冠,利辛增速垫底,县域GDP排名洗牌!
- • 留守老人捐光低保金建“忏悔堂”——教会渗透扶贫村的另类扶贫现象
- • 《名人课》走进中小学课堂:曹操诗词与华佗医理成考试新内容
- • 亳州连续8年获省级脱贫考核“好”等次,彰显脱贫攻坚成果
- • 国际中医药大学联盟落户亳州,20国共建华佗学术研究中心,共筑中医药国际交流新平台
- • 亳州学院“芍药基因组计划”成果荣登《自然·植物》期刊,开启芍药研究新篇章
- • 全国更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落地亳州,价格平均降幅56%,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 濒危剧种淮北梆子复排经典《华佗》,首演门票3分钟售罄引发热议
- • “全省首创‘药商贷’,百亿资金精准滴灌中小企业”
- • 白芍扶贫基地变故:药田被铲,药农无奈改种玉米,订单作废,贷款咋还?
- • “曹操脸谱盲盒”首发售罄,传统戏曲元素引爆二次元圈
- • 亳州招商直播常态化,云端签约项目年成交额突破200亿
- • 千亩林下经济示范区落地,黄精套种亩收益突破3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显现
- • 全省首个“零碳校园”在亳州落地,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万佛塔登顶攻略:挑战旋转石阶,恐高者慎入,绝美风光等你来赏
- • 四县自来水水质大比拼:蒙城达标,利辛重金属超标3倍引关注
- • 药农 *** “订单农业陷阱”:企业压价拒收,万吨白芍烂在地里
- • 亳州四县医保报销比例差异显著,利辛患者跨县看病多花万元引关注
- • 漆园古城汉婚产业兴起:凤冠霞帔日均出租50对,道具磨损率达70%
- • 亳州拟建“华佗医学院”:投资100亿,对标协和,打造医学教育新标杆
- • 全国首家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落户亳州,白芍合约首日成交破亿,开启中药材市场新篇章
- • 千年古井贡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再现明代“九酝春酒”古法工艺风采
- • 全国最大中药渣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创收超5亿元,绿色转型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涡阳老子文化园拖欠民工工资,巨型老子像工程陷入困境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遇暴力围攻
- • 亳州新春庙会盛况空前,非遗展演日均吸引5万人次
- • “悲剧重演:扶贫牛注射催肥剂暴毙,养殖户负债跳塘自杀未遂引发社会关注”
- • 蒙城一中学区房价格暴跌,家长集体围堵中介要求退差价:一场关于教育资源的维权风波
- • 古井贡酒酿造技艺数字存档,千年酒曲微生物基因图谱公布:传承与创新共绘酒文化新篇章
- • 白鹭洲国家森林公园徒步路线标识混乱,游客迷路求救事件频发
- • 芡河生态游:泛舟荷花荡,聆听老船夫讲述“庄子钓鱼”传说
- • 利辛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入选省级典型,为企业创新 *** 保驾护航
- • 亳州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盛大举行,订单式培养助力千名“新农人”成长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达1万台,全面辐射全国市场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25人户籍造假,副县长侄子涉案引发社会关注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50万亩规模
- • 联合国工发组织授牌亳州为“全球绿色中药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中医药绿色发展迈向新台阶
- • 亳州公益林碳汇交易试点:贫困户分红增收新路径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科普基地”落户蒙城职高,开启现代农业教育新篇章
- • 亳州农业发展成就显著,总产值突破1500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