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调解室”村村覆盖,化解矛盾超万起,助力乡村振兴和谐发展

亳州新闻网 阅读:3 2025-07-19 19:39:31 评论:0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其中,“乡贤调解室”作为一种新型调解机制,在化解农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村村覆盖,化解矛盾超万起,为乡村振兴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乡贤调解室”是以乡村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老党员、教师、致富带头人等为代表,依托其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农村基层开展矛盾调解工作的组织。这些乡贤在村民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能够有效发挥“熟人社会”的优势,促进矛盾纠纷的快速化解。

据了解,自“乡贤调解室”在各地推广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已实现“乡贤调解室”村村全覆盖,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超万起。这些调解案例涉及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多个方面,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熟人社会优势。在“乡贤调解室”中,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往往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使得调解工作更加顺畅,有利于矛盾的快速化解。

二、注重道德教化。乡贤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不仅关注法律问题,更注重道德教化,引导当事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

三、提高调解效率。相比传统调解方式,“乡贤调解室”的调解效率更高,能够有效缩短矛盾纠纷的解决周期。

四、降低调解成本。由于“乡贤调解室”的调解员多为义务服务,因此调解成本较低,有利于减轻当事人负担。

当然,“乡贤调解室”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调解员素质参差不齐、调解范围有限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乡贤调解室”的调解效果,各地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调解员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技巧。

二、扩大调解范围。将“乡贤调解室”的调解范围扩大到更多领域,如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调解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总之,“乡贤调解室”作为一种新型调解机制,在化解农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各地应继续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乡贤调解室”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亳州新闻信息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安徽省亳州市新闻门户,整合政务动态、县区新闻、历史文化及民生热点,打造‘三个平台、一个智囊’的综合性信息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