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故里打造“百药园”,沉浸式中医药研学游火出圈
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亳州的华佗故里,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成功打造了一座集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百药园”。这座园中园不仅成为了当地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更以其沉浸式的中医药研学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学团队,火出了圈。
华佗,被誉为“神医”,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故乡亳州,拥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亳州市政府决定在华佗故里打造一座“百药园”。这座园子占地约200亩,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集药用植物种植、中药材加工、中医药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
走进“百药园”,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海洋。园内种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种药用植物,包括人参、黄芪、枸杞、当归等名贵药材。这些药材不仅可供观赏,还可以供游客亲手采摘、体验。园内还设有中药材加工区,游客可以亲眼见证中药材从采摘到成品的全过程。
“百药园”最具特色的当属沉浸式中医药研学游项目。该项目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通过一系列互动体验,让游客深入了解中医药的历史、文化、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游客可以穿上汉服,体验古代医者的生活;可以亲手制作中药香囊,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还可以跟随专业导师,学习中医诊断、针灸、拔罐等技艺。
为了让研学游更加生动有趣,园方还精心设计了多个主题展区。如“华佗故事区”,通过雕塑、壁画等形式,展示华佗的生平事迹和医学成就;“中药文化区”,介绍中药材的来源、功效和用途;“中医养生区”,传授中医养生知识,让游客学会如何运用中医养生保健。
值得一提的是,“百药园”的研学游项目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成为了众多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研学活动的首选地。园方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百药园”已成为华佗故里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体验沉浸式的研学之旅。而随着“百药园”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游客被这座园子所吸引,共同见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华佗故里打造的“百药园”以其独特的魅力,成功火出了圈。这不仅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园子在未来能为更多人带来美好的体验。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童工背后的黑暗面
- • 棺材小镇职校殡葬礼仪专业引关注:学生戴孝排练惊动村民,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 • “苔干之乡”产业 *** :韩国订单转移越南,千吨滞销喂猪
- • 村医集体辞职潮:医保报销垫付压垮卫生室资金链,农村医疗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 • 中日韩药膳产业合作峰会永久会址落户亳州,共绘药膳产业新蓝图
- • 亳州农业发展再创佳绩,总产值突破1500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省
- • 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五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院长竟称“吃不死人”
- • 林下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果显著,林药间作面积突破30万亩
- • “世界药都”基金成立,50亿助力中医药科创企业腾飞
- • 亳州乡村CEO年薪制试行,海归硕士返乡带火芍药产业
- • “脱贫榜样巡回宣讲”:培育千名致富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医药文化节升格国际级,30国代表共筑全球产业合作新篇章
- • 村民集资建“南华经塔”,却禁本地人入内,外地游客收费888元,引发争议
- • “数字药都”计划启动,区块链技术助力中药材溯源新篇章
- • “药都科创走廊”规划发布,百家国家级实验室齐聚助力医药产业腾飞
- • “哭丧职业化”乱象:专业团队假哭半小时收费2000元,家属必须跟着嚎
- • 四县农村饮用水安全评测:蒙城达标,利辛砷含量超标5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 • 亳州“口袋公园”突破200个,推窗见绿成市民标配
- • “零彩礼扶贫”变味:天价改口费引发社会关注,88万现金塞满行李箱引争议
- • 非遗夜市点亮“皖北不夜城”,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超35%,夜经济蓬勃发展
- • 农村“三资”管理数字化平台上线,集体资产透明可查,助力乡村振兴
- • 宗族争庙会头香械斗:两姓持械混战致6人重伤,传统信仰背后的人性冲突
- • 亳州荣登“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名单,三国主题文旅线路盛大发布
- • 职教中心克扣学生实习工资,校长辩称“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 • 京东亚洲一号亳州智能物流园盛大投运,开启中原六省物流新纪元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型护水员
- • 庄子祠堂抽签连环骗:游客必遇“血光之灾”,解厄费更低2888元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疑云:方言歌词竟是AI生成,评委直言听不懂
- • 电商扶贫直播村助力农民增收,培育千名农民主播年销农货破10亿元
- • 蒙城县黄牛养殖联合体成立,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蒙城牛肉产业集群产值破百亿,全链升级打造“从牧场到餐桌”新模式
- • 蒙城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指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引发社会关注
- • 古井贡酒酿造技艺数字存档,千年酒曲微生物基因图谱公布:传承与创新共绘白酒发展新篇章
- • 垃圾分类覆盖贫困村,资源化利用率达85%,助力乡村振兴
- • 村民自发复原“庄子梦蝶”灯舞:耗资20万却因安全隐患被叫停
- • 老砖雕技艺复活,明清建筑焕新颜——北关历史街区修复工程竣工
- • “假发村”家长联名 *** :呼吁职校增设接发手艺专业,传承传统技艺
- • 社区团购“鲜榨芝麻油”掺假风波:检测揭露70%为香精勾兑,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 • “共富工坊”模式助力留守妇女,中药材加工月入6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民俗学者联名 *** : *** 将华佗诞辰改为白酒促销节引发社会热议
- • 亳州名人数字藏品登陆区块链,曹操作品NFT拍出百万高价,开启数字艺术新时代
- • 非遗柳编大师李广云收徒门槛引热议:熟背《道德经》前十章成新标准
- • 道家菜认证标准发布引发热议:清修派质疑“红烧肉加枸杞也算道膳?”
- • 药农 *** “订单农业陷阱”:企业压价拒收,万吨白芍烂在地里
- • 庄子祠堂抽签连环骗:游客必遇“血光之灾”,解厄费更低2888元,揭秘迷信背后的利益链
- • 涡河航道升级,皖北货物通江达海成本大幅降低
- • 华佗故居修缮工程引发村民抗议:拆真建假,历史原貌遭破坏?
- • 古井贡酒跨界药膳,联名推出“醉仙鸡”,黄酒煨制技法引发老饕疯抢
- • 华佗中医药大学获批筹建,2026年首批招生千人,传承中医文化再添新篇章
- • 宁德时代投资50亿建中药材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助力绿色发展
- • 亳州机场正式通航,首飞航线直达北京、广州,开启城市新篇章
- • 中药材跨境直播基地单日订单破千万,RCEP市场占有率提升30%——中医药行业迈向国际舞台的里程碑
- • 中德合拍纪录片《神医华佗》圆满杀青,德国外科专家组团访亳共探医学奥秘
- • “曹操墓VR密室逃脱”项目被批恶搞历史,文旅局紧急下架引发热议
- • 涡阳老子文化园拖欠民工工资,巨型老子像项目陷入困境
- • 城市口号征集引热议:“中华药都,曹操故里”被批缺乏新意
- • 亳州四县联考泄题事件持续发酵:谯城家长花10万买答案被立案调查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覆盖50万亩农田实现节水减肥双丰收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覆盖80%乡镇,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共享墓地”引伦理争议,家族墓穴分割出租引发械斗: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反思
- • 华佗五禽戏申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中医文化再添瑰宝
- • 农机补贴黑市猖獗:中介公然叫卖“假发票”,套补比例超40%
- • 共享墓地引伦理争议:家族墓穴分割出租引发的械斗事件
- • “曹操IP主题餐厅”登陆北上广,黄精焖饭日均翻台10次,餐饮市场再掀三国热潮
- • 谯城一中高考屏蔽生数量全市之一引争议:家长质疑“掐尖招生”破坏教育公平
- • “美食盲盒列车”首发,乘客体验曹操贡酥、华佗蜜饯的独特风味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在蒙城落地,机器人种麦亩产突破1300斤,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名人故居数字孪生系统上线,扫码即可云游华佗草堂、曹操故宅,感受历史魅力
- • 揭开“跨县倒卖虚拟扶贫项目”的神秘面纱:蒙城包装、涡阳招标、利辛套现
- • 留守老人沉迷“数字算命”,养老金全充“ *** 卦金”致饿晕家中
- • 全国中药材炮制技能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助力非遗传承人培育
- • 职校直播电商学院孵化百名“乡村带货王”,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