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鲜榨芝麻油”掺假风波:检测揭露70%为香精勾兑,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近年来,随着社区团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新鲜、实惠的农产品。然而,近日一则关于社区团购“鲜榨芝麻油”掺假的新闻,让消费者们对社区团购的食品安全产生了担忧。
据报道,某社区团购平台销售的“鲜榨芝麻油”被检测出70%为香精勾兑,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消费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信任社区团购的“新鲜、健康”理念,没想到竟然遭遇了如此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据了解,此次被检测出掺假的“鲜榨芝麻油”主要销售于某大型社区团购平台,该平台以“鲜榨、无添加”为卖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竟然采取掺假手段,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对于此次事件,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据检测结果显示,这些“鲜榨芝麻油”中,70%的成分是香精勾兑,而真正的芝麻油成分仅有30%。这种掺假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还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社区团购作为新兴的零售模式,其优势在于方便快捷、价格实惠。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此次事件暴露出社区团购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漏洞,亟需加强。
首先,社区团购平台应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力度,确保所售商品的质量安全。平台可以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机制,对供应商的生产环境、产品质量等进行全面审查,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其次,加强市场监管,对违规商家进行严厉处罚。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社区团购平台的监管力度,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消费者也应提高自身辨别能力,在购买商品时,注意查看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同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对社区团购平台进行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总之,社区团购“鲜榨芝麻油”掺假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在追求便捷、实惠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希望相关部门、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率100%,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华佗中医院“天价中药方”引争议:感冒药费高达800元
- • 国际中医药博览会盛大开幕,30国代表共议“一带一路”药贸合作新篇章
- • 蒙城农民画惊艳巴黎双年展:乡土色彩震撼欧洲,国内却鲜为人知
- • “量子扶贫科技”骗局揭秘:贫困户抵押宅基地买“磁化水灌溉设备”
- • 改厕扶贫补贴被冒领,新厕所无水管成摆设:扶贫政策落实还需加强监管
- • 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亳州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传承与创新共绘农业发展新蓝图
- • 京东亚洲一号亳州智能物流园投运,助力中原六省物流升级
- • 殡葬改革遭遇村民抵制,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助力执法部门抓拍夜间偷埋遗体事件
- • 扶贫资产管理平台上线,50亿元收益精准到户,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暴露基层监管漏洞
- • 联合国工发组织授牌亳州为“全球绿色中药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中医药绿色发展迈向新台阶
- • 亳州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蓝天白云成常态
- • 亳州牛肉馍速冻生产线投产,微波3分钟还原现烤口感,开启速食新篇章
- • 老子中学强制背诵《道德经》引争议,学生称“考试默写不如背单词”
- • 百年老字号“牛肉馍”入选省级非遗,日销破万张创纪录,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庄子中学教师改编《逍遥游》成rap,引发教育局“亵渎经典”争议
- • 古井镇耕地“非粮化”强制整改,药农毁白芍哭诉:“种粮赔钱谁兜底?”
- • “零彩礼”背后:天价改口费现象引发社会关注
- • 古井镇酒文化小镇盛大开街,年酿酒体验游客突破50万!
- • 亳州大鼓书方言保护计划启动,百年非遗曲目抢救在行动
- • “脱贫榜样巡回宣讲”:培育千名致富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
- • “鼓盆而歌”丧仪变闹剧:家属雇人唱《小苹果》,老者怒砸音响
- • 蒙城油酥烧饼创吉尼斯纪录,千层酥皮直径1.5米惊艳亮相美食节
- • 药都首部沉浸式戏剧《华佗归来》首演,观众手持药方决定剧情走向
- • 酒企涉嫌虚假申报“非遗技艺”骗取补贴,千万资金流向私人账户,审计部门揭开黑幕
- • “共享农田”变资本游戏:城里人认领一亩地,农民反成打工仔
- • 四县合拍文旅宣传片引发争议:历史学家怒斥庄子练五禽戏、华佗读道德经乱编历史
- • 亳州首条轨道交通S1号线开建,无缝衔接高铁与机场,助力城市交通升级
- • “蒙城非遗‘扁担戏’濒危:最后传人直播招徒,打赏收入超演出费百倍”
- • 蒙城油酥烧饼地图:三代祖传老店VS网红新派,酥脆度大比拼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
- • 亳州港千吨级航道通航,皖北外贸企业物流成本直降40%:外贸物流新篇章开启
- • “送教上门”服务助力重度残疾儿童,年度累计课时突破2万,照亮成长之路
- • 道商大会签约37亿,老子IP助力康养产业投资潮涌动
- • 城郊村彩礼新规引发热议:男方县城购房须加女方名,否则婚礼当天罢亲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新发现:史前稻作遗存改写农业史认知
- • 亳州设立“木兰文化日”,百校联动传颂巾帼精神
- • 谯城老旧小区电梯烂尾,七旬老人爬楼突发心脏病送医引关注
- • 丧葬乐队跳脱衣舞引争议,村民辩解:“热闹不起来就是子孙不孝!”
- • 冷链物流园变身“贵族仓库”,贫困户月租竟达市场价三倍
- • 老砖雕技艺复活明清建筑,北关历史街区修复工程竣工:古韵新生的文化传承之旅
- • 避坑指南:花戏楼砖雕值回票价,但门口“算命道士”专坑外地人
- • 乡村物流骗补调查:虚假签收单虚构50%业务量,套取千万补贴
- • 利辛“假发村”年产值破5亿,村民靠接发手艺盖起小洋楼
- • 中药集市乱象:假药祈福,毒蛇泡酒冒充“华佗驱邪方”致多人中毒
- • “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共建美好乡村新篇章
- • 古井镇高粱丰收节盛大开幕,万亩红粱谱写贡酒传奇
- • 亳州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百家企业共享IP红利,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哭嫁歌”整改风波:传统婚俗遭遇文化局新指令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正式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 • 亳州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启用,守护道地药材品种超2000个
- • 涡阳职高强制学生进电子厂实习,教育局回应:校企合作合规
- • 暴雨肆虐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引千人堵路 ***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彰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 亳州5万亩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助力2万农户脱贫致富
- • 亳州涡河桃花水母再现,水质改善见证“十年治污”成效
- • “利辛好人”评选涉嫌刷票,10万买票丑闻曝光引发社会关注
- • 谯城区试点“绿电积分”政策,居民低碳行为可兑换生活用品
- • 扶贫牛被连夜盗宰,监控锁定村主任儿子销赃:一桩村霸式盗窃引发的争议
- • 花木兰主题豫剧《代父行》全球巡演,元宇宙剧场同步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丹城古镇焕发新生:徽派老宅变身民宿集群,首批试住体验报告
- • 生态旅游区征地补偿标准引村民集体上访:利益冲突下的民生困境
- • “苔干之乡”劳动课引争议:学生周末下田收割,变相压榨还是教育实践?
- • “数字药都”计划启动,区块链技术助力中药材溯源新篇章
- • 跨县假种子产业链揭秘:蒙城包装、涡阳贴牌、利辛会销洗脑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游客投诉凤冠被50人戴过:传统之美遭遇尴尬现实
- • 村民集资建“南华经塔”,却禁本地人入内,外地游客收费888元,引发争议
- • 亳州新春庙会热闹非凡,连续举办15天,非遗展演日均吸引5万人次
- • 《曹操诗词大会》央视热播,三国主题文旅收入激增50%,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再掀热潮
- • 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区建成,滴灌技术助力农业丰收,节水率高达70%
- • “美食外交”出新招,亳州药膳宴成外宾访华指定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