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牛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在这个背景下,蒙城县牛肉产业以“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的严格把控,实现了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成为全国牛肉产业的佼佼者。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肉牛养殖基地。近年来,蒙城县以牛肉产业为核心,打造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今,蒙城县牛肉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的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牧场养殖,严格把控品质
蒙城县牛肉产业从源头抓起,注重牧场养殖的严格把控。全县共有肉牛养殖场100多家,其中规模养殖场50多家,年出栏肉牛30万头。在养殖过程中,蒙城县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确保肉牛的品质。
1. 科学饲养:采用科学饲养技术,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肉牛健康成长。
2. 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确保肉牛健康。
3. 环保生产: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养殖。
二、加工生产,提升产品附加值
蒙城县牛肉加工企业实力雄厚,拥有多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生产出高品质的牛肉产品,如牛肉干、牛肉丸、牛肉酱等,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1. 严格选材:选用优质肉牛,确保产品品质。
2. 先进工艺: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提高产品品质。
3. 品牌建设:打造知名牛肉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
三、销售市场,拓展国内外市场
蒙城县牛肉产品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目前,蒙城县牛肉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1. 内销市场:通过电商平台、专卖店等渠道,拓宽国内市场。
2. 国际市场: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拓展国际市场。
四、全程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蒙城县牛肉产业实行全程追溯体系,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从牧场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把控,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1. 电子标签:每头肉牛配备电子标签,记录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信息。
2. 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程追溯。
3. 消费者查询:消费者可通过手机APP查询牛肉产品的生产信息。
总之,蒙城县牛肉产业以“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的严格把控,实现了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未来,蒙城县将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推动牛肉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牛肉产品。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文化传承,珍本影印件助力历史探索
- • 央视《风味原产地》聚焦亳州酱菜,老坛开缸引万人围观,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苔干之乡”变“污染之源”:滞销菜农的绝望与涡河的哭泣
- • 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睡觉,凌晨卸货声仍扰民不断
- • “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1死3伤,社会关注教育安全与家庭困境”
- •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亳州牛肉馍,万人围观拍摄现场盛况空前》
- • 德国拜耳集团投资10亿欧元建全球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 全国首家名人主题图书馆开放,曹氏宗族文献藏量达10万册
- • 涡阳光伏扶贫电站助力脱贫,累计发电20.75亿千瓦时,惠及30万户次
- • 引江济淮工程亳州段通水,皖北千万人告别缺水历史
- • 华佗故里假药作坊冒充“扶贫产品”,贫困户背锅遭刑拘:一场道德与法律的拷问
- • 芍花节:古药都的文旅产业融合范本
- • 蒙城县黄牛养殖联合体成立,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留守妇女被“女德班”洗脑:跪地擦洗全村男人鞋称“修炼柔德”,传统美德还是精神枷锁?
- • 亳州秸秆经济崛起,生物质燃料年产值突破20亿
- • 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五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院长竟称“吃不死人”
- • 智慧城市大脑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时代
- • 石弓镇扶贫车间变仓库,留守妇女跪求复工:她们宁愿打工不愿领低保
- • 老子学院招生遇冷,高价国学班被指“割韭菜”:国学教育市场乱象初探
- • 药商直播卖“曹操养生秘方”被立案,专家斥其伪科学营销
- • 亳州机场圆满完成验证试飞 为年内正式通航奠定坚实基础
- • 涡阳公交老年卡遭盗刷,监控曝光年轻人凌晨狂刷买早餐
- • 京东亚洲一号亳州智能物流园盛大投运,开启中原六省物流新纪元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盛大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芡河生态游:泛舟荷花荡,聆听老船夫讲述“庄子钓鱼”传说
- • “百企帮百村”行动成效显著,200个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大关
- • 乡村教师匠心独运,秸秆教具荣获全国教育创新大赛金奖
- • 剪纸艺人起诉镇政府Logo侵权,法院判赔8万元创非遗维权先例
- • 华祖庵启动全球中医朝圣地建设,打造文化康养IP引领健康生活方式新潮流
- • 国际学生中医药研修基地落户我国,年培养海外学子超500人
- • 亳州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启用,守护道地药材品种超2000个
- • 村集体土地出租建物流园,租金去向成谜,村民查账遭威胁:揭开背后的利益迷雾
- • 《青囊书》手游全球首发,华佗IP助力玩家化身神医抗疫救世
- • 非遗体验:蒙城油酥烧饼制作课,揭秘材料费为何高出市价五倍
- • 博士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百名高校人才下沉助农谱写新篇章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产护水员
- • 四县合拍文旅宣传片引发争议:历史学家怒斥庄子练五禽戏、华佗读道德经乱编历史
- • 晶科能源落户皖北,皖北更大新能源基地即将崛起
- • 亳州小麦单产再创新高,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
- • 曹操运兵道地下迷宫灯光秀引发热议:阴间美学引游客评价两极
- • “智慧农业”成摆设:千万财政投入的物联网系统为何从未联网?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千年中医文化
- • 亳州中药主题机场即将崛起,登机口命名独具匠心
- • 民办幼儿园学费两年涨60%,教育局回应“市场调节”遭家长联名投诉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疑云:方言歌词竟是AI生成,评委直言听不懂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乡镇覆盖率高达80%,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华佗诞辰1890周年纪念:全球视野下的中医盛会
- • 曹操兵法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美智库研讨谯沛军事思想:东西方智慧交融,军事战略再获关注
- • “量子扶贫科技”骗局揭秘:贫困户抵押宅基地买“磁化水灌溉设备”
- • 亳州招商直播常态化,云端签约项目年成交额突破200亿
- • 胡桥古银杏树祈福乱象:红绸带绑满树干,专家警告“快被勒死了”
- • 涡阳职高学生实习猝死电子厂,家属痛诉“每天工作12小时”:实习安全谁来保障?
- • 亳州学院新校区盛大启用,聚焦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
- • 庄子大道绿化工程涉嫌腐败:百万一棵银杏树,次年枯死率超70%
- • 阴婚中介贩卖女童八字,家长收3万签字:“闺女活着嫁不起,死了值钱”
- • 亳州七中教育集团成立,助力城乡10所学校均衡发展
- • 石弓镇矿山修复区现非法采砂,环保局长被实名举报,环保监管何去何从?
- • 亳州与苏州携手开启飞地经济新时代,跨省合作园区正式揭牌
- • “哭嫁歌”遭遇整改:传统婚俗与文化宣传的碰撞
- • 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年收益破百万,绿色农业新篇章
- • 殡葬改革遭遇村民抵制:抬棺材堵镇政府,高喊“老子说生死自然”
- • 汉末名医华佗手植银杏树DNA测序,千年古树见证中医药传承
- • 亳州公益林碳汇交易试点:开辟贫困户分红增收新路径
- • 四县联合招商骗局揭秘:虚构百亿项目圈地,房地产腾挪游戏暴露无遗
- • 全省首个“零碳校园”在亳州落地,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区块链技术助力中药材溯源,扫码即可查看种植全过程
- • 农行亳州分行助力乡村振兴,全年新增贷款69亿元,重点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游客投诉凤冠被50人戴过:传统之美遭遇尴尬现实
- • 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启用,年保粮能力突破50万吨,助力粮食安全
- • 亳州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突破90%,打造绿色生态新典范
- • “危房改造清零工程助力3.2万户贫困家庭迈向美好生活”
- • 殡葬改革引发悲剧:强拆家族祖坟,村民深夜抢遗骨与执法队爆发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