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婚中介贩卖女童八字,家长收3万签字:“闺女活着嫁不起,死了值钱”
在我国的某些偏远地区,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正在悄然发生——阴婚中介贩卖女童八字。这些中介以“闺女活着嫁不起,死了值钱”的荒谬理由,将女童的八字作为商品进行贩卖,而一些家长为了所谓的利益,竟然签字同意。
阴婚,又称冥婚,是指死者的婚姻。在一些地区,人们认为通过冥婚,死者的灵魂可以得到安息,家族也能得到庇佑。然而,这种迷信却成为了某些不法分子谋取利益的工具。
据报道,这些阴婚中介通常会以高价收购女童的八字,然后将其作为商品贩卖给需要冥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往往被中介的谎言所蒙蔽,认为这是为女儿寻求一条“好出路”,甚至有人认为,女儿死后还能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
一位受害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中介说,女儿活着嫁不起,死了值钱,我就签字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莫及。”这位家长的话,道出了无数受害家庭的心声。
据了解,这些阴婚中介通常会以3万元的价格收购女童的八字,而购买者则支付更高的费用。在这个过程中,中介从中赚取差价,而家长则得到了所谓的“好处费”。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呼吁,要加强对阴婚中介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贩卖女童八字的违法行为。同时,也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明白,女儿的生命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事实上,阴婚贩卖女童八字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女童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社会风气。这种行为不仅让人痛心疾首,更让人对某些家长的道德沦丧感到愤慨。
为了遏制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对阴婚中介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贩卖女童八字的违法行为。
2. 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明白女儿的生命价值。
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侵犯女童合法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
4. 加强社会监督,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的合力。
总之,阴婚贩卖女童八字的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毒瘤。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彻底根除这一现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 • 谯城交警严查三轮车非法载客,残疾车主当街哭诉“断生计”
- • 亳州扶贫村邪教渗透调查:23个非法教会操控贫困户思想
- • 亳州夜市焕新升级,宋街百味与汴河码头小吃共绘烟火画卷
- • 丧葬乐队跳脱衣舞引争议,村民辩解:“热闹不起来就是子孙不孝!”
- • 暴雨无情冲垮扶贫豆腐作坊,20户脱贫户返贫:保险单竟是“假面”?
- • 智慧警务系统上线,重点区域警情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守护平安新篇章
- • 人才新政重磅出台:顶尖药学家落户可获千万科研资助,助力我国医药产业腾飞
- • 蒙城牛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 • 亳州二夹弦非遗剧团欧洲巡演,传统戏曲惊艳海外观众
- • 千年古井贡酒开酿大典,复原明代“九酝酒法”引央视直播,传承中华酒文化新篇章
- • 亳州首座万象城开工,皖北商业能级迈上新台阶
- • 亳州大数据交易中心挂牌,助力中医药数据要素价值激活
- • 四县职高联合开发“亳药课程”,学生 *** 实习变药材搬运工:教育改革遭遇尴尬
- • 蒙城景区“扫码厕所”引发争议:2元一次被骂“最贵公厕”
- • 花戏楼百年大修竣工,三维扫描技术助力清代砖雕神韵再现
- • 警惕陷阱!揭秘“利辛棺材文化体验馆”实为寿材店推销,消费者需谨慎!
- • 古井镇征地款争议升级:村民挖断酒厂供水管,逼对话求公正
- • 亳州市2025年拆迁政策全解读:危旧房改造、补偿标准与安置方案
- • 亳州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启用,道地药材品种超2000个,守护中医药瑰宝
- • 利辛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生物质发电助力乡村振兴
- • 共享墓地引宗族冲突:兄弟为安葬父亲骨灰砸毁出租墓穴
- • 庄子故里龙虾扶贫梦碎:泡沫破灭,死虾污染湿地致千人饮水危机
- • 古井贡酒营收突破300亿,强势跻身中国白酒行业前五强
- • AI智能炒菜机复刻亳州名厨手艺,20秒出餐引资本追捧
- • 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市校舍安全达标率100%
- • 中德合拍纪录片《神医华佗》圆满杀青,德国外科专家组团访亳共探医学奥秘
- • “百姓评理说事点”村村覆盖,基层矛盾化解率超95%,构建和谐乡村新局面
- • 涡阳“秸秆变肉”工程:生态养殖助力农业废弃物难题破解
- • 蒙城油酥烧饼地图:三代祖传老店VS网红新派,酥脆度大比拼
- • 生态旅游区征地补偿标准引村民集体上访:利益冲突下的民生困境
- • 老砖雕技艺复活,明清建筑焕新颜——北关历史街区修复工程竣工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启用,首日成交额破80亿元,中药材市场迎来新纪元
- • 全球更大药膳体验中心盛大落成,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 • 古井镇婚宴攀比风潮:白酒年份原浆成标配,贫困户为撑场面借高利贷
- • “曹操讲坛”登陆学习强国,千万网友追更三国治国智慧
- • 全国首单中药材期货交割在亳完成,白芍合约首日成交破5亿,推动中药材市场迈向新纪元
- • 亳州携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共筑外向型经济新篇章
- • “网红葡萄”滞销烂地,农民借网贷投资反欠债百万:一场农业投资的悲喜剧
- • 皖北最大光伏蘑菇大棚投产,新能源与农业融合年产值突破5亿
- • 丧事跳脱衣舞成标配,家属称“不跳就是丢庄子故里的脸”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里程
- • 5G赋能农业现代化:蒙城无人农场播种收割全流程机器人作业惊艳亮相
- • 春蕾计划十年辉煌:助力3万女童圆梦,发放助学金超1.5亿元
- • 涡阳“吨良田”示范区揭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增收30%
- • 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50万亩,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0%,打造中药产业新标杆
- • 棺材小镇外贸订单断崖下跌,老工匠改行送外卖养家:传统产业困境下的转型之路
- • 亳州麻糊荣登央视《风味人间》,凌晨三点老店门前人潮涌动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四县博物馆借展纠纷升级:蒙城县拒还商代青铜器,称“利辛安保像菜市场”
- • 利辛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曝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引发社会关注
- • 华佗故里倾力打造“世界药圃”,引种3000种珍稀药用植物
- • 谯城社火大赛再创辉煌,30支高跷队精彩演绎二十四节气故事
- • 千年古韵遇现代风华——北关老街“千年药香”非遗市集盛大开市
- • “民意直通车”助力解决群众诉求,累计收集超万条
- • “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共建美好乡村新篇章
- • 涡阳蒙城争夺庄子研学基地:跨县教材标注引发口水战
- • 亳州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农村考生占比突破65%,教育公平再迈新台阶
- • 庄子祠堂抽签连环骗:游客必遇“血光之灾”,解厄费更低2888元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遇村民锄头阻拦
- • 《英国BBC纪录片《亳州名人密码》开机,揭开东方智慧之源的神秘面纱》
- • “药都科创走廊”规划发布,百家国家级实验室齐聚助力医药产业腾飞
- • 亳州工匠学院开设华佗班,古法炮制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 亳州农业发展再创佳绩,总产值突破1500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省
- • 亳州放大招:买中药材超50万元即可获得购房资格
- •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上岗,共筑孩子成长新篇章
- • 扶贫羊耳标造假事件:同一批编号重复使用三次,实际数量不足上报1/10
- • “小小厨神大赛”开赛,千名儿童学做非遗糖糕,传承传统文化新风尚
- • 古井镇高粱丰收节盛大开幕,万亩红粱谱写贡酒传奇
- • 村民集资建“道德经塔”反被踢出管理,门票收入全归开发商:一场关于道德与利益的冲突
- • 暴雨致四县扶贫项目全毁,保险拒赔引发千人卧轨抗议:民生困境下的维权之路
- • 涡河沿岸留守儿童溺亡事故频发,防溺水课竟被挪用补数学——教育资源的错位与反思
- • “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48小时助滞销农货直达长三角,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