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超1.2万元
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亳州中药材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为当地30万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实现了户均年增收超1.2万元的目标。
亳州,作为我国著名的“药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近年来,亳州市 *** 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以中药材产业为抓手,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拓展等多措并举,使中药材产业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引擎。
首先,政策扶持是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亳州市 ***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对中药材种植户进行补贴、减免税费、提供贷款等,降低了贫困户种植中药材的成本,激发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同时, *** 还加大了对中药材产业的投入,支持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技术培训是提高中药材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亳州市 ***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贫困户提供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了贫困户的种植技能。此外, *** 还鼓励贫困户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再次,市场拓展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亳州市 *** 积极搭建中药材交易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 *** 还鼓励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如今,亳州中药材产品已远销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
在中药材产业的带动下,亳州市30万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据统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超1.2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问题。这不仅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中药材加工、物流、销售等产业链条,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之,亳州中药材产业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亳州市 *** 将继续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更多贫困户带来福祉,助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 • 长三角首个“跨省通办”服务中心在亳州揭牌,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亳州锅盔夹卤肉荣膺“安徽老字号”,日销量3000个供不应求,传承美味引发全民热议
- • 全球亳商大会签约重点项目89个,侨商投资占比超六成,共绘合作新篇章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遭质疑:凤冠被50人戴过,游客投诉泛滥现象”
- • 中德合拍纪录片《神医华佗》圆满杀青,德国外科专家组团访亳共探医学奥秘
- • 亳州机场正式通航,首飞航线直达北京、广州,开启城市新篇章
- • 逍遥谷项目资金链断裂:60亿投资变放羊场,庄子文旅梦碎?
- • 亳州“最贵公厕”引热议:蒙城景区扫码收费2元,网友吐槽声一片
- • 曹操运兵道数字化复原,全球首个“三国军事VR体验馆”盛大开馆
- • 古井集团智能酿造车间投产,生产效率提升40%,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 • 利辛县黑玉米订单农业助力10万贫困户增收,亩均增收2500元
- • 千年古井贡酒开酿仪式举行,重现明代“九酝春酒”古法工艺
- • 冷链物流园征地补偿争议升级,村民拖拉机封堵国道五日引发社会关注
- • “曹操脸谱盲盒”首发售罄,传统戏曲元素引爆二次元圈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现象引发游客不满,凤冠凤袍成共享道具”
- • 四县联合招商骗局揭秘:虚构百亿项目圈地,房地产腾挪游戏暴露无遗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引发热议,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利辛教师赴谯城讨薪:同教初三,年薪差4万,教育公平何在?
- • 天静宫周边“道士”强卖护身符,不买就咒“血光之灾”:避坑指南揭秘
- • 亳州氢能产业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打造皖北绿色能源枢纽
- • 老旧校舍改造现安全隐患,教学楼外墙脱落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8人:教育资源的失衡引发关注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
- • “全球药膳论坛”发布亳州标准,引领国际药膳认证体系新篇章
- • 四县联合整治“隐形变异培训”,重拳出击取缔地下室补习班23家
- • 亳州-周口-阜阳城际铁路开建,中原城市群再添动脉
- • 北关老街风云:百年药铺变网红奶茶街,老亳州人痛呼“丢了魂”
- • 秸秆禁烧巡逻队罚款创收:农民地里烧杂草被索要3000元引发社会热议
- • 扶贫羊耳标造假风波:同一批编号重复使用,实际数量不足上报1/10
- • 亳州夜市焕新升级,“宋街百味”重现汴河码头饮食盛景
- • 农业与文旅融合新篇章:万亩芍药花海年吸引游客300万
- • 谯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工半年,居民无奈爬楼抬患病老人就医
- • “教育大脑”助力实时监测百万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动态预警
- • 亳州二夹弦非遗剧团惊艳欧洲,传统戏曲魅力征服海外观众
- • 涡阳职高强制学生进电子厂实习,教育局回应:校企合作合规
- • 立仓龙虾节现“荷塘K歌大赛”,村民划船对唱皖北民歌破分贝纪录
- • 农村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千万级村播”,线上年销农品破50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药都夜经济品牌出圈,夜间消费占比突破40%:夜间经济新格局下的璀璨明珠
- • 全国首家中药渣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年供电量达1.5亿度,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亳州试点“以药抵房”:中药企业可抵押药材申请贷款,创新金融助力中医药发展
- • 万亩芍药田遭无人机喷洒农药误伤,花农索赔200万元引发关注
- • 假农药致万亩大豆绝收,经销商辩称“农民自己不会打药”
- • 古井镇村民挖出宋代酒器,揭开古井贡酒千年酿造遗址之谜
- • 亳州高校图书馆迈入数字资源共享新时代,文献获取实现零门槛
- • 揭秘跨县迷信诈骗网:谯城制符、涡阳培训神棍、利辛下乡敛财
- • 蒙城牛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全程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遭教育局通报,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曹操运兵道遗址公园开园,AR技术助力重现三国军事智慧
- • 天静宫首届“国际老子论坛”盛大开幕,欧美学者共论“无为治国”
- • 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
- • 避坑警告:揭秘“庄子故里”得道鸡犬升天”雕塑群背后的真相——实为乡镇企业广告牌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提升至60%,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量子算命”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咒”祈愿子孙金榜题名
- • 省道改建利益链揭秘:20公里路修5年,中标企业实控人竟是交通局长妻弟
- • 花木兰主题豫剧《代父行》全球巡演,元宇宙剧场同步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庄子IP咖啡店倒闭潮:逍遥拿铁、鲲鹏蛋糕被吐槽“又贵又难喝”
- •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上岗,共筑孩子成长新篇章
- • 利辛推行“家庭签约教师”,特困生家中开课引安全争议
- • “药都夜宴”汉服剧本杀爆火:游客化身华佗弟子,破解瘟疫谜案,体验古风悬疑之旅
- • 庄子生态村生态危机:臭水沟与粪便直排威胁村民饮用水安全
- • 曹操运兵道元宇宙空间上线,VR体验“地下长城”奇谋
- • 亳州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殊荣,“药都千年”年度特展引百万人次观展
- • 蒙城低碳牧场认证通过,每头牛减碳1.2吨获国际认可,绿色养殖引领行业发展
- • 亳州经开区荣膺国家首批“数字领航”园区,5G工厂突破百家,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
- • 亳州放宽落户限制:购买中药材超50万元可获购房资格,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道商大会签约37亿,老子IP助力康养产业投资潮涌动
- • 亳州四县医保报销差异大,利辛患者跨县就医多花2万元引发关注
- • 跨县倾倒中药渣污染农田,蒙城利辛千亩小麦镉超标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首届黄牛汤争霸赛盛大开幕,百店竞逐“金勺奖”荣耀巅峰
- • 亳州拟建“华佗医学院”:投资100亿,对标协和,打造医学教育新标杆
- • 谯城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大关
- • 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五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院长称“吃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