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仓龙虾节现“荷塘K歌大赛”,村民划船对唱皖北民歌破分贝纪录
立仓龙虾节,一场融合了美食、娱乐和民俗的盛会,在皖北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年的立仓龙虾节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还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荷塘K歌大赛”和“村民划船对唱皖北民歌”活动,创下分贝新纪录,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立仓龙虾节作为皖北地区更具特色的美食节庆活动,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品尝美食、感受民俗。今年的龙虾节更是别出心裁,将美食与娱乐相结合,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盛宴。
在荷塘K歌大赛现场,参赛者们纷纷登台献唱,歌声悠扬,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参赛者们有的独唱,有的合唱,更有创意十足的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 *** 。其中,一位村民的独唱《荷塘月色》更是赢得了满堂喝彩。这首歌曲以荷塘为背景,将优美的旋律与美丽的景色完美结合,让人陶醉其中。
在另一边的“村民划船对唱皖北民歌”活动中,村民们划着小船,一边划船一边对唱,歌声在湖面上回荡。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不仅展示了皖北民歌的魅力,还体现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情趣。活动现场,歌声此起彼伏,分贝一度达到破纪录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立仓龙虾节还特别邀请了知名歌手前来助阵。他们在活动现场与村民同台献艺,为游客带来了更多精彩表演。其中,一位歌手演唱的《皖北情歌》更是引发了观众们的共鸣,大家纷纷跟着节奏拍手,现场气氛热烈。
立仓龙虾节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据悉,今年的龙虾节吸引了近万人前来参加,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此次荷塘K歌大赛和村民划船对唱皖北民歌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充分展示了皖北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村民们的热情好客。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皖北的美丽风光,还让他们领略到了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总之,立仓龙虾节以美食为媒,将娱乐与民俗相结合,为游客们呈现了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这场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立仓龙虾节在皖北地区声名远扬,也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立仓龙虾节将会成为皖北地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
- • 暴雨肆虐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引千人堵路 ***
- • 四县联手整治药企偷排,关停23家跨界污染工厂,守护碧水蓝天
- • 濒危剧种淮北梆子复排《华佗传》引发热潮,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 • 华佗中医院创新科技赋能,元宇宙诊室与远程针灸机械臂引领医疗新潮流
- • 亳州小麦再创辉煌: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单产刷新纪录!
- • 亳州县域教师工资差距引发关注:谯城年薪比特岗教师高5万元,教育公平何在?
- • 亳蚌城际铁路全面开工,1小时直达合肥都市圈,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蒙城牛肉文化节“全牛宴雕塑”引发动物保护组织 *** :食材浪费还是文化传承?
- • 亳州粮食储备库智能化升级,AI巡检机器人24小时守护粮情安全
- • 市政公园警用无人机化身“空中交警”,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宁德时代投资50亿建中药材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助力绿色发展
- • 乡村小学撤并,校舍变养鸡场,村民怒斥“教育不如禽畜”
- • 博士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百名高校人才下沉助力农业发展
- • 华佗五禽戏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学员突破百万大关
- • “庄子故里龙虾扶贫梦碎:死虾污染湿地 千人饮水危机待解”
- • 全国首创“拿地即开工”4.0版,亳州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天,打造高效审批新标杆
- • “网红葡萄”滞销变猪食,果农投资反欠百万:一场农业投资的悲剧
- • 药商转型直播翻车:百万粉丝账号卖“壮阳药”被封,供应链暴雷,揭秘直播带货的暗流涌动
- • 亳州夏种效率翻倍,5G+北斗助力百万亩精准播种
- • “亳州文化一卡通”上线即瘫痪,四县争夺首页推荐位互不相让,暴露地方文化推广困境
- • 扶贫牛被村主任盗卖,屠宰记录直指县委接待办宴会厅:揭开权力滥用背后的黑幕
- • 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升级,守护农田安全,极端天气提前72小时通知到户
- • “送教上门”服务重度残疾儿童,年度累计课时突破2万,照亮特殊教育之路
- • 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彰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 华佗中医院拖欠供应商3亿,院长称“政府补贴未到位”引多方扯皮
- • “道家养生宴”天价宰客:一盘野菜688元,游客吐槽“吃的是空气”
- • “打工大县”返乡潮涌动, *** 牵线助力2000人本地就业服装厂
- • 药企绿色转型新篇章:10家龙头药企携手投资5亿改造废水处理系统
- • 亳州荣膺“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三国文化IP价值突破百亿大关
- • 商合杭高铁南站扩容完成,年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利辛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入选省级典型,为企业创新维权注入强劲动力
- • 秸秆禁烧巡逻队罚款创收:农民地里烧杂草被索要3000元引发社会热议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村民锄头阻拦
- • “土壤医院”革新农业科技,治愈10万亩盐碱地,亩产翻倍奇迹再现
- • 扶贫车间变“僵尸厂房”:机器未开先倒闭,留守妇女集体 *** 讨薪
- • 亳州学者破解华佗“麻沸散”配方:千年古方在现代药效验证中焕发新生
- • 利辛夜市江湖:一场地锅鸡贴饼大赛与全羊宴的美食盛宴,夜宵党必看攻略!
- • 民办幼儿园学费暴涨40%,家长联名要求政府限价:教育公平何去何从?
- • 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单日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
- • “共享墓地”引宗族冲突:兄弟为安葬父亲骨灰砸毁出租墓穴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型护水员
- • 蒙城职教中心学生抗议:实习工资被扣30%“管理费”,权益维护引关注
- • 村民抢种“网红阳光玫瑰”,滞销后葡萄烂地臭飘三里:一场农业市场的警示
- • 四县农村彩礼调查:房产加名成标配,“零彩礼”利辛形同虚设
- • 亳芍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追溯药材种植、加工全流程
- • 全国首家名人主题图书馆盛大开放,珍藏10万册曹氏宗族文献
- • 农村彩礼贷横行,小伙为娶亲背债30万:不借永远打光棍?
- • 亳州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扩面,企业购地成本直降30%,助力产业升级
- • 老子文化园争议:耗资10亿的仿古建筑群被批“文化主题公园”
- • 谯城老旧小区电梯烂尾,七旬老人爬楼突发心脏病送医引关注
- • 亳州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新篇章
- • “村干部数字化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千名村官持证上岗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美食节闪耀纽约时代广场,药膳文化惊艳国际舞台
- • 农村直播基地孵化千名“新农人”,亳芍线上年销破5亿,农业电商新篇章
- • 长三角首个“中药产业特区”在亳州落地,税收优惠叠加用地保障助力产业发展
- • “彩礼贷”席卷扶贫村:小伙为娶亲背债20万,全家返贫悲剧再上演
- • 庄子生态村变臭水沟:养鸡场粪便直排村民饮用水源地,环境危机亟待解决
- • 皖北最大冷链物流园在蒙城落户,万吨牛肉直供长三角市场
- • 亳州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村村通双车道沥青路,助力乡村振兴
- • “网红葡萄”变滞销,扶贫成果遭讽刺:果农借贷反被逼债,社会问题亟待关注
- • 涡阳干扣面申遗成功,古法手擀面配蒜泥卤汁荣膺皖北早餐之王
- • 利辛阳光玫瑰葡萄滞销,果农含泪倾倒20万斤:丰收背后的无奈与反思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科普基地”落户蒙城职高,开启智能农业新时代
- • 全国首家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落户亳州,开启价格避险新模式
- • 华佗诞辰祭祀变“天价香火局”:一炷香888元,村民怒斥“神医成了提款机”
- • 全国最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项目在亳州成功落地,平均价格降幅超56%
- • 亳州经开区创新试点“零地招商”,闲置厂房焕发新生吸引30家药企入驻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乡镇覆盖率高达80%,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涡阳大豆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豆腐宴预订火爆,一席难求!
- • “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发布,学生成长档案数字化全覆盖,教育改革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