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四县同步暴雨致涝,村民划自制救生艇转移物资,共渡难关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雨,四县同步发生严重涝情,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村民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用自制的救生艇转移物资,展现了顽强的生活意志和互助精神。
据了解,此次暴雨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巨大,导致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等地出现严重内涝。水位迅速上涨,农田、道路、房屋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灾情,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投入抗洪抢险工作。
在这场抗洪抢险过程中,村民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自发组成救援队伍,划着自制的救生艇,在洪水肆虐的河面上穿梭,转移被困村民和物资。
“当时水已经涨到了家门口,我们全家都急得团团转。幸亏村里的救援队伍及时赶到,用救生艇把我们一家老小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谯城区某村庄的村民张先生激动地说。
在转移物资方面,村民们同样展现出了极高的组织能力和团结精神。他们将家中可以转移的物资集中起来,用救生艇运送到安全地带,确保了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们这里大部分村民都是种田的,这场暴雨导致农田里的庄稼全部被淹,损失惨重。但是,大家没有放弃,一起想办法转移物资,希望能减少一些损失。”涡阳县某村庄的村民李女士表示。
在抗洪抢险过程中,村民们还自发组织起来,清理河道、加固堤坝,为抗洪抢险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亳州市四县人民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共同抗击洪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他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目前,当地政府已经组织力量对受灾地区进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减轻农民因灾受损的经济负担。
这场暴雨虽然给亳州市四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携手共进,共渡难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而努力。
- • 村主任儿子涉嫌参与扶贫牛被盗宰卖肉案,监控揭露惊人真相
- • “六一战略”助力皖北经济腾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创新高
- • 中药材跨境直播基地单日订单破千万,RCEP市场占有率提升30%,助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
- • 非遗夜市点亮“皖北不夜城”,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超35%
- • 蒙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盛大启用,3000名儿童享受“ *** 家长”贴心服务
- • 长三角医保“一卡通”在亳州落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篇章开启
- • 安全饮水工程助力5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迈向美好生活
- • 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盛大开园,预制菜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利辛一村37名逝者连续三年领扶贫补贴:四县联查“死人保”背后的真相
- • “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48小时让滞销农货直达城市餐桌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0%,年产生物天然气达2亿立方米
- • 长三角消费扶贫订单助力脱贫攻坚,销售额占比达六成
- • 村卫生室赤脚医生独力难支,孕妇难产延误送诊悲剧发生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背后暴露出哪些问题?
- • “量子肥料”骗局席卷农村,千亩小麦绝收,经销商连夜转移财产
- • “县管校聘”改革全面实施,80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队伍活力
- • 亳州中欧班列首发“乡村振兴专列”,万吨农品直达欧洲,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秸秆禁烧新策略:无人机喷洒微生物制剂,7天降解还田,绿色农业新篇章
- • “绿色厨房”计划正式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安新篇章
- • “教育大脑”平台正式上线,实时监测百万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 • 庄子祠沉浸式体验:扮蝴蝶悟“物化”,争议性表演是否值得一看?
- • 征地补偿款被村委挪用投资酒厂,村民持欠条堵镇政府食堂讨债引发社会关注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科普基地”落户蒙城职高,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致富新路径
- • 曹操运兵道地下迷宫灯光秀引热议:阴间美学引发游客评价两极
- • 古井集团携手茅台跨界联名,重磅推出首款“中药白酒”引爆市场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启用,年保粮能力突破50万吨,助力粮食安全
- • 留守老人捐光低保金建“忏悔堂”——教会渗透扶贫村的另类扶贫现象
- • 许褚文化研究会与北欧维京武士协会签约,共研冷兵器战术,文化交流再掀热潮
- • 共享墓地引宗族冲突:兄弟砸毁出租墓穴安葬父亲,亲情何在?
- •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开馆首日人潮涌动,游客排队3小时只为目睹“魏武王”石牌
- • 老子文化园创新沉浸式文旅体验,点燃周边民宿集群爆发式增长
- • 亳州大学创新举措,设立建安文学研究院并首创“曹植研究”硕士点
- • 亳州招商引资再创辉煌,年度总额突破4000亿,连续五年领跑安徽增速
- • 警惕陷阱!揭秘“利辛棺材文化体验馆”实为寿材店推销,消费者需谨慎!
- • “庄子故里龙虾扶贫梦碎:死虾污染湿地 千人饮水危机待解”
- • 全省首个“零碳公园”盛大开放,太阳能座椅覆盖全城,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利辛教师赴谯城讨薪:同教初三,年薪差4万,公平何在?
- • 亳州氢能产业园盛大启动,国家电投投资30亿打造氢能源基地
- • 暴雨无情冲垮扶贫豆腐作坊,20户脱贫户返贫:保险单竟是“假面”?
- • 千年古井贡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再现明代“九酝春酒”古法工艺风采
- • 晶科能源落户皖北,皖北更大新能源基地即将崛起
- • 涡河航道升级工程获批,千吨级货船将直通长江水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留守老人电商培训变网贷陷阱:8万负债买“虚拟流量课程”
- • 扶贫车间变传销窝点:留守妇女编中国结交“入会费”,揭开贫困背后的阴影
- • 《曹操诗词大会》央视热播,三国主题文旅收入激增50%,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再掀热潮
- • 雀巢亳州工厂扩产,药食同源饮品直供欧美市场
- • 谯城辣椒期货挂牌交易,农户锁定收益规避市场风险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罢工躺平笑翻观众
- • 华祖庵药膳宴荣登米其林指南,二十四节气菜单预约火爆,排队等位已排至明年!
- • 华佗诞辰纪念日升格为国际中医药文化节,30国代表共襄盛举
- • 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50万亩,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0%,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谯城-蒙城快速路塌方事故引发追责风暴,四县交通局长集体停职检查
- • 社区食堂推出“老年养生餐”,亳芍粥、丹参包子成爆款
- • 西淝河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助力沿岸村民增收致富
- • 道商大会签约37亿,老子IP助力康养产业投资热潮
- • 宁德时代投资50亿建中药材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引领绿色环保新潮流
- • 清明祭祖引发山火,村民拒赔:“烧纸是祖训,要抓抓祖宗!”
- • 预制菜产业园瞄准长三角市场,年产能规划突破百亿元
- • 亳州机场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中药材直飞东南亚,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曹操讲坛登陆学习强国,千万网友追更三国治国智慧》
- • 蒙城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曝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农业发展再创佳绩,总产值突破1500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省
- • 蒙城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曝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教育公平何在?
- • 亳州“数字药农”APP上线,百万药农一键对接全球市场,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电子祭祖”APP卷款跑路,10万村民充值款打水漂:科技祭祀背后的风险警示
- • 改厕补贴被村干部冒领,新厕所成“摆设”:农村环保工程遭遇尴尬困境
- • 四县经济总量首破3000亿:GDP统一核算改革成效显著,挤水分、强协同助力区域发展
- • 百亿级亳州国际医药城盛大开工,同仁堂、白云山等12家名企首批入驻
- • “中医进校园”引发争议:家长质疑小学生背《汤头歌诀》加重负担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覆盖80%乡镇,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