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创新试点“共享药田”,市民认领地块种植芍药,共享收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推出了一项名为“共享药田”的创新试点项目,旨在让市民参与种植芍药,共享生态与经济效益。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共享药田”项目由谯城区政府牵头,联合当地农业部门共同实施。项目选址在谯城区一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乡村,总面积约100亩。市民可通过网络平台或现场报名的方式,认领一块属于自己的药田,参与芍药的种植与管理。
据悉,市民认领的地块大小不等,从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在种植过程中,市民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农耕的乐趣,也可以委托专业的农业合作社进行代管。收获季节,市民可以自行采摘或委托合作社代为销售,收益按五五分成。
“共享药田”项目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许多市民纷纷表示,这种新型的农业模式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绿色天地。市民王先生表示:“平时工作压力大,没时间锻炼身体。这次认领了药田,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学到农业知识,真是太好了。”
谯城区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实施“共享药田”项目,旨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让市民共享生态与经济效益。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据了解,芍药是谯城区的特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通过“共享药田”项目,谯城区将进一步扩大芍药种植规模,提高芍药品质,打造区域品牌。同时,项目还将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共享药田”项目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谯城区将继续探索创新,推广更多类似的项目,让更多市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共同创造美好家园。
总之,“共享药田”项目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举措,它不仅让市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绿色天地,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谯城区的“共享药田”项目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贡献力量。
- • 非遗文化“二夹弦”走进校园,00后学员占比超六成,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亳州夏种迎来“5G+北斗”时代,百万亩农田播种效率提升40%
- • 明清老街北关历史街区修复完成,再现“小南京”繁华盛景
- • 非遗传承,烙画人生:跟非遗传承人学烙画,一幅《老子出关图》耗时三月
- • “五抓五促”模式助力驻村工作队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 • 亳州智慧粮仓工程启动,AI温控系统助力储粮损耗降低30%
- • 涡阳大豆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豆腐宴预订火爆,人气爆棚!
- • 民办幼儿园学费暴涨40%,家长联名要求政府限价:教育公平再成焦点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涡河渔民禁渔期偷捕被扣船,全家喝农药逼 *** “给条活路”
- • 庄子祠堂惊现连环骗:游客“血光之灾”成套路,解厄费最低2888元引热议
- • 我国特教资源中心实现县区全覆盖,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高达99.8%
- • 氢能产业园落地经开区,皖北绿色能源枢纽雏形初现
- • 老子学院招生遇冷,高价国学班被指“割韭菜”:国学教育市场乱象初探
- • 亳州智慧农业谷盛大开园,30家科创企业入驻孵化,共筑农业科技创新新高地
- • 蒙城油酥烧饼创吉尼斯纪录,千层酥皮直径1.5米惊艳亮相美食节
- • 全省首个“零碳校园”在亳州落地,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尉迟寺遗址旁违建扶贫民宿遭强拆,村民泼粪阻挠:生存困境谁来关注?
- • 谯城区图书馆获赠张良手稿仿真件,打造战国兵法专题阅览室,传承千年智慧
- • 万佛塔登顶攻略:72级旋转石阶挑战,塔顶俯瞰漆园古城全景
- • 亳州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每日补助标准提至6元,助力学子健康成长
- • 亳州七中教育集团成立,助力城乡10所学校均衡发展
- • 量子算命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祈愿孙子高考顺利
- • 亳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药冷饮店日销5000杯“冰镇酸梅汤”助力市民清凉度夏
- • 花木兰主题豫剧《代父行》全球巡演启幕,元宇宙剧场同步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量子扶贫科技”骗局揭秘:贫困户抵押宅基地买“磁化水灌溉设备”
- • “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1死3伤,社会关注教育安全与家庭困境”
- • 亳蚌城际铁路开工,1小时直达合肥都市圈,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
- • 谯城乡村社火大赛热闹开锣,30支高跷队竞逐“金锣奖”
- • 法国卢浮宫盛大举办“亳州青铜文明特展”,成汤礼器惊艳巴黎
- • 亳州酱菜厂跨界联名故宫,打造“宫廷御膳酱菜礼盒”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蒙城法院拍卖“僵尸企业”,牛群当年畜牧场1元起拍无人问津,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解决?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成果融入校本教材:历史教育的新尝试与考试制度的反思
- • 粮库挪用丑闻:万吨储备粮失踪,负责人称“老鼠吃了”
- • “六一战略”助力皖北经济腾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蒙城农民画院携手LV推出 *** 丝巾,乡土图案惊艳市场,万元高价见证文化价值
- • 亳州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硕士联合培养点,共育中医药人才
- • 石弓山崖现神秘岩画,专家推测或为早期道家符箓
- • 亳州中医药大学华佗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青囊经》秘方研究课程体系正式纳入教学
- • 亳州二夹弦非遗剧团赴欧洲巡演,传统戏曲惊艳海外观众
- • 全国首个“建安文学数字馆”上线,AI技术再现曹丕、曹植兄弟诗酒唱和盛景
- • 亳州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蓝天白云成常态
- • RCEP亳州服务中心挂牌,中药出口关税再降15%,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亳州危房改造清零,3.2万户贫困家庭住进安全房,幸福生活新篇章
- • 亳州老城区“微更新”启动,50条背街小巷华丽变身文化长廊
- • “扶贫擂台赛”:点燃基层干部干事热情的火焰
- • 智慧课堂平板强制收费,家长举报“变相推销”:教育公平何在?
- • 西淝河死鱼事件持续发酵:渔民百万损失索赔无门,悲剧背后引人深思
- • “湿地星空音乐会”因光污染遭投诉,环保组织呼吁“还候鸟黑夜”
- • 农村污水治理站建设成果显著,水质达标率100%助力乡村振兴
- • 村集体土地出租建物流园,租金去向成谜,村民查账遭威胁:揭开背后的利益迷雾
- • 华佗诞辰祭祀变“宰客节”:一炷香收费888元,村民怒斥:“神医成了摇钱树!”
- • 光伏农业综合体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内种药双收益的创新模式
- • “丧宴强制消费:茅台镇内供酒888元一桌,实则勾兑假酒,消费者权益何在?”
- • 长三角医保“一卡通”在亳州落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篇章开启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5%,年产沼气助力20万户居民生活
- • 亳州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个村焕发新颜告别“脏乱差”
- • 谯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工半年,居民无奈爬楼抬患病老人就医
- • 华佗中医院“天价中药方”引争议:感冒药费高达800元
- • 民俗学者联名 *** : *** 将华佗诞辰改为白酒促销节引发社会热议
- • 亳蚌城际铁路开工,1小时直达合肥都市圈,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老子文化园创新沉浸式文旅体验,点燃周边民宿集群爆发式增长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游客投诉凤冠“一冠多戴”,古镇魅力何在?
- • 蒙城牛肉文化节“全牛宴雕塑”引发动物保护组织 *** :食材浪费还是文化传承?
- • 亳州二夹弦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戏班下乡演出超百场,传承民间艺术瑰宝
- • 亳州美食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0亿,助力就业超50万人
- • 亳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闲置宅基地变身共享药园,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民乐《十番锣鼓》在维也纳奏响,非遗乐团海外巡演展现中华魅力
- • “十大皖药入菜”挑战赛圆满落幕,亳芍红烧肉年销量突破80万份,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中科院亳州大健康研究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10个院士团队携项目入驻助力区域发展
- • 亳州县域GDP排名洗牌:蒙城逆袭夺冠,利辛增速垫底,经济格局再塑
- • 亳州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百家企业共享IP红利,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