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都限酒令”正式出台:公务接待禁喝单价超500元白酒,重塑公务接待新风尚

近日,我国“药都”安徽省亳州市出台了一项全新的公务接待规定,即“药都限酒令”。根据这一规定,公务接待活动中禁止饮用单价超过500元的白酒。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公务接待的规范管理,降低行政成本,重塑公务接待新风尚。
亳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药都”,近年来,在医药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不良的公务接待现象也逐渐凸显,如铺张浪费、公款吃喝等。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亳州市政府决定出台“药都限酒令”。
据悉,此次出台的“药都限酒令”规定,公务接待活动中,严禁使用公款购买、消费单价超过500元的白酒。公务接待活动包括各类会议、培训、考察、慰问等。此举旨在引导公务人员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杜绝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现象。
“药都限酒令”的出台,受到了广大公务人员和市民的热烈欢迎。许多公务人员表示,这一规定有助于净化公务接待风气,让公务接待回归本质。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改善。
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公务接待改革,旨在遏制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现象。此次“药都限酒令”的出台,无疑为公务接待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药都限酒令”的出台,对我国公务接待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树立公务人员的良好形象。公务接待是公务人员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场合,公务人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通过限制公务接待中的酒水消费,有助于公务人员树立廉洁自律的形象。
其次,它有助于降低行政成本。公务接待中的酒水消费往往占比较大,限制酒水消费可以降低行政成本,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改善。
最后,它有助于推动公务接待改革。公务接待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限制酒水消费只是公务接待改革的一个方面,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这一举措,可以推动公务接待改革向纵深发展。
总之,“药都限酒令”的出台,是我国公务接待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公务接待改革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建设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贡献力量。
- • 丹城古镇复活计划:空置商铺重焕生机,游客感叹“鬼城”再现辉煌
- • “乡贤调解室”助力乡村和谐,化解矛盾纠纷超万件
- • 亳州四县校长集体签约:严禁跨区域抢生源,违者将面临撤职重罚
- • 丹城古镇焕新颜:徽派老宅变身民宿集群,首批试住体验报告出炉
- • 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振兴联盟正式成立,亳州荣任轮值主席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正式投用”
- • 亳州乡村CEO年薪制试行,海归硕士返乡带火芍药产业
- • 亳州“数字药农”APP上线,百万药农一键对接全球市场,开启农业新时代
- • “百家宴”食品安全风波:30人腹泻住院,主办方竟称“野菜本来就会拉肚子”
- • 村民集资百万建道德经塔,门票收入却归开发商引争议
- • 假借华佗传人名义售卖“扶贫神药”,涉案金额高达500万,法律严惩不容姑息
- • 剪纸艺人起诉镇政府Logo侵权,法院判赔8万元创非遗维权先例
- • 曹操故里文旅城盛大开放,AR技术重现官渡之战指挥场景,历史再现!
- • 亳州空气质量再创新高: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首达国家一级标准
- • 大学生直播团队点燃抖音热潮,亳州小吃抖音单场GMV突破2000万!
- • 华佗中医院“天价中药方”引争议:感冒药费高达800元
- • “县管校聘”改革全面铺开,80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队伍活力
- • 非遗研学游陷阱:2980元中药炮制体验,竟是捣蒜游戏?
- • 《老子说》摇滚版改编风靡涡阳,广场舞大妈集体翻跳成新潮流
- • 涡阳蒙城争夺庄子研学基地:跨县教材标注引发口水战
- • 乡村春晚植入广告引众怒:小品演到一半突然推销化肥,观众质疑商业利益侵蚀文化传承
- • 西淝河生态廊道建成,沿岸10万村民共享生态旅游红利
- • 皖北美食专线:探寻谯城牛肉馍与利辛地锅鸡的味蕾之旅
- • 村级供销社全覆盖,统购统销助力农业降本增收20%
- • 涡河放生乱象:外来物种鳄龟挤占河道,渔民捕捞反遭信徒殴打
- •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
- • “深夜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仍被卸货声惊醒:寻求宁静生活的困境”
- • 乡村小学撤并后旧址变养鸡场,村民怒贴标语:教育不如养鸡?
- • “道宴”体验翻车:688元/位的“道德经套餐”竟成豆腐青菜摆盘秀?
- • “量子扶贫科技”骗局曝光:村民抵押土地证购“空气增产仪”血本无归
- • “共享药房”上线引发争议:百万押金门槛引质疑,脱离民生需求?
- • “社区邻里中心”全覆盖,15分钟解决养老托幼难题,构建和谐社区新格局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均引发争议:谯城独占六成经费,三县抗议“我们是后娘养的”
- • 亳州教师发展中心挂牌,三年内轮训教师10万人次,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亳州“中国药膳之都”引资本热捧,10家餐饮集团争建中央厨房
- • “网红葡萄扶贫梦碎:滞销喂猪,果农借高利贷反欠百万”
- • 亳州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每日补助标准提至6元,助力学子健康成长
- • 立仓荷塘诗歌节风波:农民诗人作品涉嫌抄袭,AI检测相似度高达90%
- • 涡阳庄子文化村开村,国学体验助力村民就业增收
- • “扶贫擂台赛”:点燃基层干部干事热情的火焰
- • 亳州小吃华丽转身,牛肉馍速冻版年销破亿,预制菜市场再掀热潮
- • 亳州四县扶贫资金审计疑云:谯城区千万补贴去向之谜
- • 《名人课》走进中小学课堂:曹操诗词与华佗医理成考试新内容
- • “湿地星空音乐会”因光污染遭投诉,环保组织呼吁“还候鸟黑夜”
- • 城郊村彩礼新规引发热议:男方县城购房须加女方名,否则婚礼当天罢亲
- • 涡阳童谣数字化存档:AI语音合成引争议,“机器没那苦味儿”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童工背后的黑暗面
- • 亳州少年科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百名“小院士”开启科技探索之旅
- • 白芍扶贫基地变故:药田被铲,药农无奈改种玉米,订单作废,贷款咋还?
- • 谯城辣椒全产业链实训基地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华佗故里打造“百药园”,沉浸式中医药研学游火出圈
- • 泥塑曹操非遗工坊开馆,百件作品再现三国风云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面投入使用”
- • 假借华佗传人名义售卖“扶贫神药”,涉案金额超500万:一场医疗诈骗的警示
- • 万佛塔登顶攻略:挑战旋转石阶,领略绝美风光
- • 全国中药材炮制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培育百名非遗传承人,传承千年药都文化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获国家级认证,千年文物焕发新生
- • “脱贫户面临摊派捐款与医保资格取消,乡村振兴政策引群体抗议”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正式启用,首日成交额突破80亿元
- • 石弓镇扶贫车间闲置生锈,留守妇女重拾绣花针养家: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校园午餐工程”:中央厨房助力20万学生,日供餐能力领跑全省
- • “药都夜宴”汉服剧本杀爆火:游客化身华佗弟子破解瘟疫谜案,体验穿越时空的神秘之旅
- • 深度调查:亳州旅游收入暴涨背后,原生文化正在加速消亡?
- • 全省最大预制菜产业园落户亳州,瞄准长三角万亿市场
- • 村村通公路裂缝塞拳头,承包商被曝用秸秆填充路基:安全隐患引关注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0%,年产生物天然气达2亿立方米
- • 村小教师发明“秸秆黑板”获专利,用创新精神弥补多媒体设备不足
- • 庄子大道绿化工程涉嫌腐败:百万一棵银杏树,次年枯死率超70%
- • 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
- • “空中交警”助力市政公园,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石弓山石窟探秘:千年佛像群藏深山,徒步路线与文物保护提醒
- • “谯城试点‘家长学分制’:不及格者禁止参加家长会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