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学游陷阱:2980元中药炮制体验,竟是捣蒜游戏?
近年来,非遗研学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然而,在享受非遗文化的同时,一些不良商家却利用游客的热情,设置陷阱,让游客陷入消费误区。近日,就有游客在参加某非遗研学游活动中,花费2980元学习中药炮制,结果却发现所谓的“中药炮制”竟然只是捣蒜体验。
据了解,这位游客在参加研学游活动时,被导游告知,此次活动将带领游客学习中药炮制技艺,体验中医文化的魅力。听到这样的介绍,游客们纷纷报名参加,其中就包括了这位花费2980元学习的游客。然而,在活动开始后,游客们却发现,所谓的“中药炮制”竟然只是将蒜头捣成蒜泥的过程。
原来,这家非遗研学游机构以“学习中药炮制”为名,实则是在利用游客对非遗文化的热情,推销自己的产品。他们以高价出售所谓的“中药炮制”课程,而实际内容却与宣传相去甚远。这样的行为不仅让游客感到上当受骗,更是对非遗文化的亵渎。
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在非遗研学游市场中,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益,不惜以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等手段吸引游客,导致非遗研学游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那么,如何避免陷入这样的消费陷阱呢?
首先,游客在选择非遗研学游产品时,要仔细了解活动内容,不要被夸大的宣传所迷惑。可以通过查看游客评价、了解商家口碑等方式,对研学游机构进行筛选。
其次,游客在参加活动时,要保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追求高价课程。可以提前了解课程内容,确保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再次,游客在发现非遗研学游活动中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问题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非遗研学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然而,在享受非遗文化的同时,游客也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消费陷阱。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让非遗研学游市场健康发展,让更多人受益于这一独特的旅游体验。
- • “老子IP”争夺战升级:涡阳与河南鹿邑隔空互怼“故里正统”
- • “零碳农场”认证体系正式发布,亳州30家企业荣膺首批达标荣誉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八旬老汉抱《南华经》睡废墟: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冲突与反思
- • 全国最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项目在亳州成功落地,平均价格降幅超56%
- • 蒙城农村现“共享墓地”:扫码可租骨灰格位,年付租金引发伦理争议
- • 天静宫首届“国际老子论坛”盛大开幕,欧美学者共论“无为治国”
- • “非遗”亳州大鼓书方言保护计划启动,抢救百年曲目
- • “美食盲盒列车”首发,乘客体验曹操贡酥、华佗蜜饯的独特风味
- • 市政公园警用无人机化身“空中交警”,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道家养生宴”变“腹泻宴”:市监局检测发现野菜含超标生物碱
- • 亳州宗教渗透扶贫村调查:揭秘乡镇23处非法教会,信徒多为贫困户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新发现:史前稻作遗存改写农业史认知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覆盖80%乡镇,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 亳州药商创新举措:首推“区块链中药溯源”,扫码即可了解种植、加工全流程
- • “打工大县”返乡潮涌动, *** 牵线助力2000人本地就业服装厂
- • “共享墓地”引伦理争议,家族墓穴分割出租引发械斗: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反思
- • “空中交警”助力市政公园,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亳州四县医保报销差异大,利辛患者跨县就医多花2万元引发关注
- • 亳州冬至药膳宴开席,百桌“华佗养生锅”飘香老街,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四县财政转移支付争夺战:利辛“哭穷”却斥资2亿建形象工程,引发社会热议
- • 全国中药材炮制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培育百名非遗传承人,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庄子大道绿化工程涉嫌腐败:百万一棵银杏树,次年枯死率超70%
- • 蒙城庄子祠扩建方案引发争议:赛博朋克风格引学者联名要求停工
- • 千亩林下经济示范区落地,黄精套种亩收益突破3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显现
- • 巩店梨园毁于招商:百年老树被砍建罐头厂,项目未投产已倒闭,环保与发展的矛盾再次凸显
- • 县域养老院虐待事件频发,失能老人身上现淤青照片曝光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乡村“百家宴”开席,百道药膳联结邻里乡情
- •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上岗,共筑孩子成长新篇章
- • 蒙城低碳牧场认证通过,每头牛减碳1.2吨获国际认可,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
- • “危房改造清零工程助力3.2万户贫困家庭迈向美好生活”
- • 五禽戏校园联赛激情上演:创意改编版“功夫熊猫五禽戏”全区中小学竞技
- • “扶贫助学贷款助力3万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
- • 谯城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大关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揭开低保乱象背后的真相
- • 亳州美食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助力就业超30万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 • 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升级,守护农民丰收梦——提前72小时通知到户,筑牢农业防线
- • 亳州首创“药材交易信用码”,假劣中药无所遁形,守护百姓用药安全
- • “脱贫户被摊派乡村振兴捐款,拒缴者取消医保资格引群体 *** :公平正义何在?”
- • 蒙城法院拍卖“僵尸企业”,牛群当年畜牧场1元起拍无人问津,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解决?
- • 药都云APP正式上线,AI诊断病虫害准确率达98%,农业科技助力丰收
- • 谯城秸秆变废为宝,环保建材年产值突破10亿,远销东南亚市场
- • “亳州文化元宇宙”上线首日崩盘:四县争抢虚拟地标命名权引发热议
- • 联合国工发组织授牌亳州为“全球绿色中药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中医药绿色发展迈向新台阶
- • 蒙城农民画惊艳巴黎双年展:乡土色彩震撼欧洲,国内却鲜为人知
- • 蒙城庄子大道改造挖断供水管,千户居民生活受影响,紧急应对措施启动
-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周启动,市委党校开设专题培训,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 • 假发村遭遇跨境电商压价,村民集体转行做宠物假发
- • “民意直通车”助力解决群众诉求,超万条问题得到有效回应
- • 华祖庵千年银杏树遭游客刻字,文物保护部门紧急加装AI监控守护历史遗产
- • 亳州美食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0亿,助力就业超50万人
- • 亳州设立“木兰文化日”,百校联动传颂巾帼精神
- • “四县联推‘皖北农家宴’活动现意外:评委集体腹泻,冠军菜紧急下架引关注”
- •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亳州牛肉馍,万人围观拍摄现场盛况空前》
- • 亳州经开区创新“零地招商”模式,闲置厂房焕发新生,吸引30家药企入驻
- • 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振兴联盟正式成立,亳州荣任轮值主席
- • 西淝河生态廊道建成,沿岸10万村民共享生态旅游红利
- • “庄子大道”更名引万人签名反对:捍卫文化自信,拒绝商业低头
- • “全球药膳论坛”发布亳州标准,引领国际认证体系构建新篇章
- • 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剑指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曹操故里”仿古婚礼表演争议:新娘跨火盆烧伤索赔无门,传统习俗还是低俗娱乐?
- • “哭丧职业化”乱象:专业团队假哭半小时收费2000元,家属必须跟着嚎
- • 亳州放大招:买中药材超50万元即可获得购房资格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跨界治水获国务院表彰:绿色发展的典范
- • 利辛红薯粉条出口量再创新高,欧美素食圈掀起“东方魔粉”热潮
- • 花戏楼小学非遗班学生流失严重,家长质疑:学二夹弦不如刷题有用?
- • 乡村教师发明“蚯蚓粪种植箱”,带学生种菜养活全校食堂
- • 全国最大中药渣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创收超5亿元,绿色转型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韩国爱茉莉太平洋签约亳州,携手打造亚洲最大汉方化妆品基地
- • 西淝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助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