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都乡村振兴学院揭牌,助力三年培养十万“新农人”
近日,我国药都——安徽省亳州市隆重举行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此举标志着亳州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旨在通过三年时间,培养十万名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农人”。
亳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药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近年来,亳州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此次成立的乡村振兴学院,正是为了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上,亳州市委书记表示,乡村振兴学院要以培养“新农人”为核心任务,充分发挥药都优势,整合各类资源,打造集教育培训、科研推广、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学院将围绕现代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农业科技等领域,开设一系列特色课程,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据了解,乡村振兴学院将采取“理论学习+实践操作+项目孵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院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农业企业家、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担任授课教师,为学员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服务。同时,学院还将与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员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确保学员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在三年培养十万“新农人”的目标下,乡村振兴学院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将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师,同时鼓励教师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民需求,提高教学水平。
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学院将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农民需求,设置实用性强、针对性高的课程,确保学员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三是搭建实践平台。学院将与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为学员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是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学院将组织学员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助力乡村振兴。
五是加强政策宣传。学院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提高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总之,药都乡村振兴学院的揭牌,为亳州市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十万名“新农人”将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 古井集团智能酿造车间投产,生产效率提升40%,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 • 国际学生中医药研修基地落户我国,年培养海外学子超500人
- • 亳州危房改造清零,3.2万户贫困家庭住进安全房,幸福生活新篇章
- • 巩店酥梨深加工园投产,梨汁、梨膏填补省内空白,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直播基地孵化千名“新农人”,亳芍线上年销破5亿,农业电商新篇章
- • “全球药膳论坛”发布亳州标准,引领国际药膳认证体系新篇章
- • 亳州黄牛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牛肉出口价格飙升40%
- • 蒙城庄子祭祀大典举行,百名学者共论道家文化当代传承
- • 全球曹氏宗亲大会落户亳州,30国后裔共修《谯郡曹氏总谱》传承中华文化
- • “小小厨神争霸赛”开赛,千名儿童传承非遗蒙城烧饼技艺
- • 央视《风味原产地》聚焦亳州酱菜,老坛开缸引万人围观,传承千年味道引关注
- • 亳州空气质量再创新高: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首达国家一级标准
- • 亳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年创收达20亿元
- • 《英国BBC纪录片《亳州名人密码》开机:揭秘东方智慧之源的神秘面纱》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面食行业新篇章
- • 亳州全域旅游卡疑云重重:免费宣传背后藏猫腻,另购“服务包”成隐形陷阱
- • 全国首条药膳自动化生产线正式启用,日产30万份即食养生汤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全省首个“零碳校园”在亳州落地,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5人,教育公平何在?
- •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区挂牌,百亿级“世界药都”计划启动,中药产业发展迈向新高峰
- • 牛群经济遗产调查:明星县长遗留数亿债务,村镇银行仍在填坑
- • 百亿级亳州国际医药城盛大开工,同仁堂、白云山等12家名企首批入驻
- • 教会渗透扶贫村,留守老人捐光低保金建“忏悔堂”:一场心灵的救赎与反思
- • 中药饮片智能分拣中心启用:机器人替代千人岗位引发失业争议
- • 庄子祠实景剧《逍遥游》全息投影技术引争议,观众调侃“鲲鹏似塑料风筝”
- • 农村改厕补贴被冒领,新厕所未通电成“蚊子养殖场”:监管漏洞亟待填补
- • 村民集资建“道德经塔”反被踢出管理,门票收入全归开发商:一场道德与利益的较量
- • “美食高铁专列”首发,亳州牛肉馍香飘车厢,开启高铁美食新体验
- • 中科院亳州大健康研究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10个院士团队携项目入驻助力区域发展
- • 涡阳建设“绿电乡村”,光伏大棚助农每亩增收3万元
- • 亳州空气质量再创新高,PM2.5浓度十年最低,首达国家一级标准
- • “深夜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仍被卸货声惊醒:寻求宁静生活的困境”
- • 全球最大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覆盖全国需求50%
- • 电商扶贫直播村助力农民增收,培育千名农民主播年销农货破10亿元
- • 学区房价格腰斩,业主集体围堵售楼处要求退差价:市场波动下的业主维权之路
- • 秸秆禁烧新策略:无人机喷洒微生物制剂,7天降解还田,绿色农业新篇章
- • 合办“老庄文化节”亏本500万,县长吐槽“专家论坛矿泉水就花了10万”:一场文化盛宴背后的经济账
- • 谯城药商创新之举引争议:AI中医助手扫码问诊,传统医师集体 ***
- • 亳州学者破解华佗“麻沸散”配方:千年古方在现代药效验证中焕发新生
- • 尉迟寺史前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第一村”重现人间
- • 秸秆禁烧巡逻队罚款创收:农民地里烧杂草被索要3000元引发社会热议
- • 光伏农业综合体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内种药双收益的创新模式
- • 冬至阿胶糕订单激增10倍,亳州古法熬胶技艺再现辉煌
- • 涡河航道升级,皖北货物通江达海成本降低四成,区域经济再迎新机遇
- • 全国首创“秒批秒办”招商服务系统,企业开办全流程仅需2小时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老子说》摇滚版改编童谣爆红,广场舞大妈集体翻跳成新潮流
- • 县域彩礼排行榜引发热议:利辛18.8万居首,蒙城“庄子思想区”最低
- • “村干部数字化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千名村官持证上岗助力乡村振兴”
- • 古井集团携手茅台跨界联名,首款“中药白酒”横空出世,引爆市场关注!
- • 谯城建闸截流涡河引发水资源争夺白热化,下游三县万亩麦田枯死
- • 亳州乡村美食地图新鲜出炉,药膳体验店突破500家,探寻千年古都的味蕾之旅
- • 亳州小麦再创佳绩,单产刷新纪录,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
- • 亳州荣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试点,打造亲子民生新标杆
- • 亳州夏种迎来“5G+北斗”时代,百万亩农田播种效率提升40%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 亳州四宝茶荣获国际风味奖,传统黄金配方焕发新光彩
- • “龙虾烹饪专业班”爆满,学生笑称“剥虾比学微积分有前途”
- • 古井镇高粱丰收节盛大开幕,万亩红粱酿就贡酒传奇
- • 亳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盛大投产,比亚迪项目助力万人就业
- • 扶贫羊被高价转卖,村民发现每只羊耳标重复使用三次,揭开贫困地区扶贫乱象
- • 西淝河“水鬼娶亲”骗局揭秘:假道士行骗,渔民捐款建龙王庙真相
- • 谯城区盛大举办“中国华服日”: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的完美邂逅
- • 天静宫周边强拆风波:老子像下建游乐场,村民祖坟被铲平引发社会关注
- • 四县合建中药材期货交易所:共筑全球定价话语权新格局
- • 公益诉讼助力生态安全,蒙城林场法治教育长廊助力绿色发展
- • 古井镇酒香之旅:年份原浆免费尝?小心“酒托”连环套路
- • “名人故事巴士”驶入亳州,扫码聆听曹操华佗传奇一生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现象引发游客不满,凤冠凤袍成共享道具”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正式启用,首日成交额突破80亿元
- • 亳州农村电商产业园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损耗显著降低70%
- • 亳州县域经济风云再起:蒙城逆袭夺冠,利辛增速垫底,县域GDP排名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