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成懒政借口:村干部拒修危桥称“顺应天道自然塌”
“无为而治”,这一源自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原本强调的是一种顺应自然、减少人为干预的治理理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理念却被一些村干部当作懒政的借口,导致一些公共设施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
近日,一起村干部拒修危桥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某村庄的桥梁因年久失修,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当地村民多次向村干部反映情况,希望尽快修复桥梁。然而,村干部却以“顺应天道自然塌”为理由,拒绝采取任何修复措施。
这种做法无疑是对“无为而治”的曲解和滥用。在古代,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减少人为干预,以达到治理的更佳效果。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却被一些干部当作推卸责任的挡箭牌。他们以“顺应天道”为借口,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视而不见,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事实上,桥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面对危桥,村干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尽快修复,而不是以“顺应天道”为借口,坐视不管。这种行为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不负责任,也是对“无为而治”这一理念的亵渎。
首先,村干部的这种做法损害了党和 *** 的形象。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 的工作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然而,一些村干部却以“无为而治”为借口,对人民群众的诉求置若罔闻,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 *** 的形象,让人民群众对 *** 失去了信任。
其次,这种行为也暴露了一些村干部的责任意识淡薄。作为村干部,他们肩负着为村民服务的重任。然而,面对危桥这一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他们却选择逃避责任,这种行为是对自己职责的严重忽视。
最后,这种行为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其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如果危桥得不到及时修复,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是建立健全公共设施管理制度,对危桥等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加大对村干部的监督力度,对滥用职权、推诿责任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总之,“无为而治”不应成为村干部懒政的借口。面对人民群众的诉求,村干部应切实履行职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 *** 的温暖。
- • 古井镇高粱丰收节盛大开幕,万亩红粱谱写贡酒传奇
- • 亳州药市早市攻略:凌晨4点探访“中药华尔街”,教你辨虫草、品药膳粥
- • 古井贡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投产,生产效率翻番创新行业标杆
- • 乡村教师匠心独运,秸秆教具荣获全国教育创新大赛金奖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5人:教育人才的流失与反思
- • 华佗诞辰日全球首发“四季药膳套餐”,AI算法定制千人千方,传承中医智慧新篇章
- • 四县博物馆互借文物纠纷:蒙城拒还战国青铜剑,称“利辛保管条件差”
- • 庄子生态村变臭水沟:养鸡场粪便直排村民饮用水源地,环保危机亟待解决
- • 长三角高校课程共享平台上线,亳州学子可修沪苏浙学分,教育资源共享迈出新步伐
- • 皖北首个村级冷链物流园启用,药材鲜储损耗降70%,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名人基因库全球开放,历史人物族谱溯源服务助力寻根之旅
- • 蒙城教师改编《逍遥游》成rap走红,教育局点名批评“亵渎经典”: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引发争议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引发关注: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蒙城法院拍卖“僵尸企业”,牛群当年畜牧场1元起拍无人问津,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解决?
- • 《曹操讲坛登陆学习强国,千万网友追更三国治国智慧》
- • 蒙城肉牛托管养殖助力贫困户实现零成本年分红5000元
- • 华祖庵千年银杏树遭游客刻字,文物保护部门紧急加装AI监控守护历史遗产
- • 古井集团引领白酒产业联盟,千亿级食品饮料集群加速成型
- • 蒙城推行“庄子哲学课”,学生吐槽“逍遥游作业比数学难”
- • 古井贡酒携手曹操作诗IP,匠心打造“短歌行”限量文化酒,传承千年诗意
- • 《亳州传奇》大型实景演出盛大首演,打造沉浸式体验三国王朝风云
- • 农村污水治理站建设成果显著,水质达标率100%助力乡村振兴
- • 道商小镇集资骗局:千人血本无归,主犯携外国护照潜逃
- • 老子文化园征地种景观树,村民抗议:良田变景区,饭碗谁管?
- • 亳州下周天气趋势:气温“过山车”,风力波动大,无强降雨
- • 亳州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至30种,贫困患者费用全减免,健康扶贫再升级
- • 亳州成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守护5万份道地药材基因,传承中华医药瑰宝
- • 四县贫困户联名举报:扶贫App充值种地骗局,5万人血本无归,扶贫事业再遭质疑
- • 亳州夜市焕新升级,“宋街百味”重现汴河码头饮食盛景
- • 合肥都市圈结对帮扶,百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助农,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亳州学院与安徽大学携手共建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共育未来人才
- • 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人均年增收超1.2万元
- • 谯城老旧小区焕新颜,古风电梯成网红打卡新地标
- • 四县联合重拳出击,取缔23家“隐形变异培训”地下室补习班
- • 亳州首条半导体封装生产线投产,助力安徽产业链迈向新高度
- • 引江济淮工程亳州段通水,皖北千万人告别缺水历史
- • 村庙“送子仪式”变猥亵案:假和尚借信仰之名性侵留守妇女
- • 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五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院长称“吃不死人”
- • “防返贫保险”助力脱贫户全覆盖,年度赔付突破5000万元
-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定向培养3000名药工助力产业发展
- • 药膳创意大赛黑马频出:95后用玛咖配臭豆腐打造“朋克养生”新潮流
- • 西淝河生态廊道荣膺国家级示范,助力沿岸10万村民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涡阳智慧农田示范区再创佳绩,小麦亩产突破800公斤大关
- • 西淝河“水鬼娶亲”骗局揭秘:假道士勒索渔民建庙,恐吓“不捐钱必遭灾”
- • “网红葡萄扶贫梦碎:滞销喂猪,果农陷入高利贷困境”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遭质疑:凤冠被50人戴过,游客投诉泛滥现象”
- • 棺材产业遭遇寒冬,老匠人无奈改行送外卖:“手艺换不来馒头”
- • 亳州“百企帮百村”行动圆满收官,200个贫困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万元
- • 中药材市场虚假繁荣:千家商户空置,电商冲击下“药都”招牌褪色
- • 西淝河生态廊道建成,沿岸10万村民共享生态旅游红利
- • 亳州秸秆经济崛起,生物质燃料年产值突破20亿
- • 四县乡村教师控诉:扶贫支教补贴被克扣,月薪仅发60%引发社会关注
- • 古井镇中心小学撤并风波:家长农具阻拦挖掘机进校,引发社会关注
- • “亳麦香”区域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强筋小麦直供五得利、中粮,共筑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天静宫周边强拆风波:老子像下建游乐场,村民祖坟被铲平引发社会关注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30名学生户籍造假被取消高考资格,教育公平再受关注
- • 大学生直播团队助力亳州小吃走红,抖音单场GMV突破2000万!
- • 古井集团智能酿造车间投产,生产效率提升40%,引领白酒行业智能化转型
- • 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剑指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亳州天空农场实验成功:30层高楼无土栽培500种药材,引领现代农业新潮流
- • “道家养生宴”变“腹泻宴”:市监局检测发现野菜含超标生物碱
- • 曹操运兵道元宇宙空间上线,VR体验“地下长城”奇谋,历史再现新篇章
- • 智能炒锅专利落地,AI精准复刻百年干扣面师傅手法,传统美食焕发新生
- • 亳州经开区荣膺国家首批“数字领航”园区,5G工厂覆盖率突破80%,引领区域数字化转型新潮流
- • 村民集资建“南华经塔”,却禁本地人入内,外地游客收费888元,引发争议
- • 亳菊抗病毒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药企签署10亿元订单建设万亩GAP基地
- • 特色种养保险全覆盖:小龙虾养殖户遇灾可获万元赔付
- •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区挂牌,百亿级“世界药都”计划启动,中药产业发展迈向新高峰
- • “庄子故里龙虾扶贫梦碎:泡沫破灭,死虾污染湿地致千人饮水危机”
- • 谯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烂尾,七旬老人爬楼突发心脏病送医引关注
- • 万亩亳菊种植基地直供药膳企业,花海成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