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锅盔夹腊肉荣登中华名小吃榜单,非遗工坊月销10吨创新高,传承美味再掀热潮
近年来,我国传统美食文化备受关注,众多地方特色小吃脱颖而出,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近日,安徽省亳州市的锅盔夹腊肉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入选“中华名小吃”榜单,成为当地非遗工坊的又一亮点。据悉,该工坊月销量已突破10吨,创收新高,为传承和发扬中华美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锅盔夹腊肉,作为亳州传统名小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选用优质面粉、猪肉、腊肉等食材,经过精心制作,口感鲜美,香气扑鼻。锅盔外皮酥脆,内里软糯,夹入腊肉后,更是香气四溢,让人回味无穷。此次入选“中华名小吃”,不仅是对亳州锅盔夹腊肉品质的认可,更是对其传承和发扬的肯定。
亳州锅盔夹腊肉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工坊的明星产品,离不开当地政府和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近年来,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式,助力非遗工坊发展壮大。同时,非遗传承人充分发挥自身技艺,不断创新,将传统美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使锅盔夹腊肉这一传统小吃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非遗工坊,传承人张师傅向记者展示了制作锅盔夹腊肉的过程。他首先将面粉和温水揉成面团,然后擀成圆形,放入烤箱烤至金黄色。接着,将腊肉切成薄片,夹在烤好的锅盔中间,再烤片刻,即可出锅。整个制作过程严谨而有序,每一道工序都体现了传承人对美食的热爱和执着。
随着锅盔夹腊肉的名声越来越大,非遗工坊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据了解,该工坊月销量已突破10吨,创收新高。这不仅为传承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食,非遗工坊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如举办美食节、开展烹饪培训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锅盔夹腊肉。此外,工坊还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力求让这一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总之,亳州锅盔夹腊肉荣登“中华名小吃”榜单,非遗工坊月销10吨创新高,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更多像锅盔夹腊肉这样的传统美食,能够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我国美食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 • 全国首创“秒批秒办”招商服务系统,企业开办全流程仅需2小时
- • 电商扶贫直播村助力农民增收,培育千名农民主播年销农货破10亿元
- • 农村彩礼贷横行,小伙为娶亲背债30万:不借永远打光棍?
- • 亳州白芍GAP基地荣获欧盟认证,中药材出口价格翻倍增长
- • 秸秆禁烧罚款指标层层加码,村民深夜烧荒与无人机巡逻队“打游击”
- • 五届市委第九轮巡察全面启动,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专项整改
- • “世界药都”基金成立,50亿助力中医药科创企业腾飞
- • 亳州首推“中医体质食疗外卖”,茯苓包子、当归汤成爆款,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直播带货扶贫泡沫破裂:百万白菜价甩卖,村民面临尴尬局面
- • “扶贫车间”变身“僵尸厂房”:机器未开先倒闭,留守妇女集体上访讨薪
- • 四县区同步启动“曹操后裔”基因检测,族谱研究院月入百万
- • 北斗导航播种机助力亳州夏种,精准作业覆盖率超90%
- • 经开区万元GDP能耗下降18%,荣膺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
-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凭什么是它?
- • 利辛教师赴谯城讨薪:同教初三,年薪差4万,公平何在?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成‘网红’陷阱,游客投诉凤冠被多人重复使用”
- • 亳州-徐州携手共建淮海经济区物流枢纽,中药材48小时直通连云港
- • 华佗五禽戏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百万海外学员传承中华国粹
- • 四县联合招商骗局揭秘:虚构百亿项目圈地,房地产腾挪游戏暴露无遗
- • “以商招商”政策升级,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奖励高达1000万!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黄牛罢工躺平,拖拉机趁机抢镜
- • 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盛大开园,预制菜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引领行业新潮流
- • 亳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药冷饮店日销5000杯“冰镇酸梅汤”助力市民清凉度夏
- • “教育云平台”上线,5万农村学生共享名校名师直播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留守老人被骗买“量子保健床垫”,子女跨省追讨养老钱:一场家庭养老困境的反思
- • 利辛推行“家庭签约教师”,特困生家中开课引安全争议
- • 丧葬乐队跳脱衣舞引争议,村民围攻执法队:不热闹就是子孙不孝!
- • 亳州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百家企业共享IP红利,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县管校聘”改革全面铺开,80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队伍活力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成果融入校本教材:历史教育的新尝试与考试制度的反思
- • “四县联查‘邪教民俗’:警惕假借华佗炼丹、老子养生、庄子悟道洗脑现象”
- • 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成立,助力培育10万“新农人”,共筑农业发展新篇章
- • 留守妇女被“女德班”洗脑:跪地擦洗全村男人鞋称“修炼柔德”,传统美德还是精神枷锁?
- • 亳州扶贫车间突破500个,家门口就业助力5万留守妇女脱贫
- • 黄牛汤争霸赛激情上演,百店竞逐“亳州第一汤”荣耀
- • “共享墓地”引伦理争议,家族墓穴分割出租引发械斗: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反思
- • “曹操讲坛”登陆学习强国,千万网友追更三国治国智慧
- • 飞地经济新篇章:亳州与苏州携手共建跨省合作园区
- • 亳州文创新举措:曹操Q版手办盲盒首发,秒罄引关注
- • 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五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院长称“吃不死人”
- • 古井贡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投产,引领行业迈向新高度,生产效率提升10倍创行业标杆
- • 涡阳职校“辣椒全产业链”实训基地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称号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八旬老汉抱《南华经》睡废墟: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冲突与反思
- • 亳州首届黄牛汤争霸赛盛大开幕,百店竞逐“金勺奖”荣耀巅峰
- • 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万亩芍药订单不愁销
- • “庄子大道更名万达路引万人请愿,政府紧急叫停: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商业利益的碰撞”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贫困背后的黑暗面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新发现:史前稻作遗存改写农业史认知
- • 亳州民乐团奏响《十番锣鼓》,非遗乐音在国家大剧院绽放京城
- • 蒙城港重复建设疑云:涡阳港近在咫尺,吞吐量却不足设计1%
- • “空中交警”守护校园,市政公园警用无人机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全国首个“零碳药都”规划发布,新能源巨头布局正当时
- • 亳州小麦再创辉煌: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单产刷新纪录!
- • “六一战略”助力皖北经济腾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创新高
- • 亳州非遗国际传播中心盛大落成,百国留学生共赏五禽戏魅力
- • “庄子祭祀门票炒至2000元,村民抗议:“先祖成了旅游局财神!””
- • 全球首部曹植歌剧《洛神》在亳首演,中西合璧唱响建安风骨
- • 千年古井贡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再现明代“九酝春酒”古法工艺风采
- • 新加坡丰隆集团携手亳州,投资120亿元打造国际康养小镇
- • 亳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崛起,30家企业入驻,年处理秸秆百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工匠班”毕业生就业率100%,平均月薪突破6500元,职业教育再创辉煌
- • 《英国BBC纪录片《亳州名人密码》开机,揭开东方智慧之源的神秘面纱》
- • “泥塑曹操”非遗工坊开馆,三国群雄雕塑震撼亮相,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188亿元金融活水注入中小微企业,创新“以药抵房”融资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 • 5G赋能智慧牧场,黄牛养殖迈向全程数字化——蒙城黄牛养殖产业迎来新篇章
- • “药都科创走廊”规划发布,百家国家级实验室齐聚助力医药产业腾飞
- • 蒙城低碳牧场认证通过,每头牛减碳1.2吨获国际认可,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
- • 中药材市场“千亿时代”来了!
- • 跨县假种子产业链:蒙城包装、涡阳贴牌、利辛会销洗脑
- • 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市校舍安全达标率100%
- • 古井镇中心小学撤并引发冲突:家长持农具阻拦挖掘机进校,社会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 • 古井集团引领白酒产业联盟,千亿级食品饮料集群加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