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肉牛托管养殖模式助力贫困户增收,零成本年分红5000元
近年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然而,如何帮助贫困地区持续稳定增收,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课题。蒙城县创新推出肉牛托管养殖模式,为贫困户提供零成本养殖服务,每年分红5000元,有效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肉牛托管养殖模式便是其中之一。该模式由 *** 引导,企业参与,贫困户受益,实现了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
肉牛托管养殖模式的具体做法是: ***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养殖企业,为贫困户提供肉牛养殖服务。贫困户只需将自家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提供给企业,无需投入资金,即可享受肉牛养殖带来的收益。企业负责肉牛的养殖、销售和分红,贫困户则按约定比例获得分红。
在蒙城县,肉牛托管养殖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该模式降低了贫困户的养殖风险。由于肉牛养殖周期长、技术要求高,许多贫困户因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难以成功养殖。而托管养殖模式则由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降低了贫困户的养殖风险。
其次,肉牛托管养殖模式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按照约定,贫困户每年可获得5000元的分红。这笔收入对于贫困户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
此外,肉牛托管养殖模式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企业通过养殖肉牛,不仅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饲料、兽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肉牛养殖产生的粪便还可作为有机肥料,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广肉牛托管养殖模式,蒙城县 ***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养殖企业提供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的养殖技术水平;三是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肉牛养殖产品有稳定的销售市场。
总之,蒙城县肉牛托管养殖模式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通过 *** 引导、企业参与、贫困户受益的方式,实现了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这一模式的成功推广,为我国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 • 村村通公路塌陷变“波浪路”,施工方涉嫌用建筑垃圾填路基引发社会关注
- • 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年客流量破百万,树立工业旅游新标杆
- • 亳州产业大脑上线,AI算法助力精准推送全球招商线索
- • 天静宫春季祭典现“老子元宇宙”:VR头显沉浸式问道引信徒争议
- • 利辛一村37名逝者连续三年领扶贫补贴:四县联查“死人保”背后的真相
- • 亳州中考体育评分标准差异引争议:利辛学生引体向上满分不敌谯城跳绳
- • 共享墓地引宗族冲突:兄弟为安葬父亲骨灰砸毁出租墓穴
- • 亳州乡村振兴学院揭牌,订单式培养助力千名“新农人”成长
- • “道家养生宴”天价宰客:一盘野菜688元,游客吐槽“吃的是空气”
- • 华佗诞辰日全球首发“四季药膳套餐”,AI算法定制千人千方,传承中医智慧新篇章
- • 石弓镇教师宿舍成危房,支教老师睡课桌照片刷屏网络,唤起社会关注
- • “教育大脑”助力实时监测百万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动态预警
- • 曹操运兵道数字化复原,全球首个“三国军事VR体验馆”盛大开馆,带你穿越千年战火
- • 殡葬改革引发悲剧:强拆家族祖坟,村民深夜抢遗骨与执法队爆发冲突
- • 宗族争庙会头香械斗:两姓持械混战致6人重伤,传统冲突引发社会关注
- • 谯城药商创新举措引争议:AI中医助手扫码问诊,传统医师集体 ***
- • 华佗诞辰祭祀变“天价香火局”:一炷香888元,村民怒斥“神医成了提款机”
- • 亳州粮食储备库智能化升级,AI巡检机器人全天候守护粮情安全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0%,年产生物天然气达2亿立方米
- • 百家宴30人食物中毒,主办方辩称“野菜本来就有助排毒”
- • 清明烧纸引发山林大火,村民拒担责:“祖宗规矩,烧塌天也得烧!”
- • 皖北首个村级冷链物流园启用,药材鲜储损耗降70%,助力乡村振兴
- • 谯城名校跨县招生叫停,利辛家长呼吁“掐尖毁县中”
- • 亳州粮食烘干中心全面覆盖乡镇,阴雨天保粮能力提升80%
- • 假发村遭遇跨境电商压价,村民集体转行做宠物假发寻求新出路
- • 亳州创新营销,曹操Q版手办盲盒首发秒罄,历史名人文化传承新风尚
- •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园盛大开园,首期入驻企业八成来自长三角外溢项目
- • 蒙城港首航合肥,江淮运河支线激活水运经济新活力
- • 农村彩礼贷横行,小伙为娶亲背债30万:不借永远打光棍?
- • 《亳州传奇》大型实景演出盛大首演,打造沉浸式体验三国王朝风云
- • 中药集市乱象:假药祈福,毒蛇泡酒冒充“华佗驱邪方”致多人中毒
- • 亳州“数字药农”APP正式上线,百万药农一键对接全球市场
- • 扶贫牛被村主任盗卖,销赃记录直指县接待办食堂:揭开贫困地区腐败黑幕
- • 亳州中药主题机场即将崛起,登机口命名独具匠心
- • 西淝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助力绿色发展
- • “脱贫榜样巡回宣讲”启动,百名致富带头人传经送宝助力乡村振兴
- • 《英国BBC纪录片《亳州名人密码》开机,揭开东方智慧之源的神秘面纱》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5万户居民实现“一键回家”
- • 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2000亿,亳州稳居全球之一
- • 亳州药膳闪耀纽约时代广场,华佗养生锅广告点击破亿,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 • 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剑指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皖北美食专线:探寻谯城牛肉馍与利辛地锅鸡的味蕾之旅
- • 亳州首条轨道交通S1号线开建,无缝衔接高铁与机场,助力城市交通升级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正式投用”
- • 谯城公租房分配名单现豪车车主,住建局回应:审核系统故障导致
- • 华佗五禽戏全民挑战赛盛大启动,百万网友线上打卡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 • 暴雨肆虐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堵路事件
- • 涡阳农村小学仅剩3名学生,校长兼保安坚持开课:用坚守照亮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 • 社区名人文化角全覆盖,居民可借阅珍贵家谱档案
- • 村级供销社全覆盖,统购统销助力农业降本增收20%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面投入使用”
- • 北关老街变迁之争:百年药铺变网红奶茶街,老亳州人痛呼“丢了魂”
- • 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50万亩,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0%,打造中药产业新标杆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公引抗议:谯城独吞60%经费,三县拉横幅“求公平”
- • 蒙城利辛合建留守儿童平台,90%通话记录造假引发社会关注
- • 智慧警务系统上线,重点区域警情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守护平安新篇章
- • 乡贤理事会助力乡村治理,化解纠纷成效显著
- • 乡村民宿新体验:百年粮仓变身“星空屋”,躺着看麦田银河
- • 亳州“中国药膳之都”引资本追逐,10家预制菜龙头争建中央厨房
- • 药都首部沉浸式戏剧《华佗归来》首演,观众手持药方决定剧情走向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下的文化瑰宝共享平台
- • 亳州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助力全球200家医院提升医疗服务
- • “百家宴”食品安全风波:30人腹泻住院,主办方竟称“野菜本来就会拉肚子”
- • 亳州中药材产业研究院成立,助力破解连作障碍技术难题
- • 亳州-徐州共建淮海经济区物流枢纽,中药材48小时直通连云港,共筑区域物流新格局
- • 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空置:免租三年却无人问津,养鸡场成唯一租户背后折射出哪些问题?
- • “非遗”亳州大鼓书方言保护计划启动,抢救百年曲目
- • 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
- • “龙虾节变‘天价节’?游客投诉一只麻辣小龙虾卖68元,景区回应:市场规律所致”
- • 村干部数字化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千名村官持证上岗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牌,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长三角消费扶贫订单助力脱贫攻坚,销售额占比达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