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农场:棚顶发电、棚下种药,亩均收益翻两番

亳州新闻网 阅读:9 2025-09-08 01:39:25 评论:0
光伏农场:棚顶发电、棚下种药,亩均收益翻两番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光伏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这种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了棚顶发电、棚下种药,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亩均收益翻两番的显著成效。

光伏农场,顾名思义,就是在农业大棚的棚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这种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光伏农场可以充分利用农业大棚的闲置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传统的农业大棚,在种植作物期间,棚顶空间基本闲置。而光伏农场则将这一空间转化为发电空间,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光伏发电具有清洁、环保、可持续的特点。光伏农场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物,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发电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

再者,光伏农场可以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药,提高农业产值。在光伏农场中,棚顶的光伏板发电,可以为棚下的农作物提供光照和温度,促进作物生长。而棚下的土地则可以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实现多元化收益。

以某地区光伏农场为例,该农场采用棚顶发电、棚下种药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了解,该农场占地100亩,其中光伏板面积达到60亩。在光伏发电的同时,农场还种植了中药材、蔬菜等作物。据统计,该农场亩均收益达到了原来的两番,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光伏农场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下是光伏农场发展带来的几点启示:

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光伏农场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 提高农民收入。光伏农场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值,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光伏农场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4.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光伏农场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物,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总之,光伏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光伏农场有望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亳州新闻信息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安徽省亳州市新闻门户,整合政务动态、县区新闻、历史文化及民生热点,打造‘三个平台、一个智囊’的综合性信息枢纽